五、【核电板块催化剂不断 增量市场助行业回暖】
临近年末,核电行业将迎来多个重磅事件。政策方面,核电“十三五 ”规划和《核电管理条例》有望相继正式公布,行业中长期发展目标进一步明晰。新建项目方面,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每年至少开建6台机组,今年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年底前新建机组核准节奏有望加快。同时,核电“出海”步伐也在加快,中阿核电项目明年一季度有望开工,中英项目获批后将正式启动。
除上述短期催化剂外,本月中广核海上小型堆建设正式启动,标志着国内海上核电站建设进入新时代。海上小型堆具有高安全性、灵活性等特点,可用于发电、海上油气田开采、海水淡化 和海洋开发等多个领域,仅海上石油钻探所用核动力 平台市场规模就超过1000亿元,为行业打开增量市场。
多重利好齐聚,行业回暖可期,中国核建(601611)、中国一重(601106)、台海核电(002366)和东方电气(600875)等龙头将受益。
六、【石墨烯技术研发再次取得突破 产业化进程望提速】
近日西北大学在石墨烯研究与产业化获得多项突破,使电池 体积缩小、容量增加成为可能。目前该课题组完成了批产量500公斤的石墨烯改性石墨锂电负极材料的工业化放大试验,产品性能达到了国标高性能石墨负极材料指标。同时,该实验室制备出多种超过1000mAh/g石墨烯锂电池负极材料,与国际研究水平同步。
点评:机构认为,石墨烯具有优异的材料特征,在生物医疗、电子材料等领域应用广阔,已成为“十三五”新材料的发展重点。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布局石墨烯,推进产业化进程。
德尔未来(002631)通过收购国内领先的石墨烯企业引入研发和产业化团队,构建产业化平台;华西能源(002630)拟收购恒力盛泰15%股权,后者拥有全球稀缺的单层石墨烯低成本量产工艺及石墨烯下游应用领域等多项专利。
七、【“绑定式”进驻 多机构扎堆现身重组概念股】
记者统计对比发现,包括前海开源基金、中信盈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机构旗下产品共同出现在怡球资源、新日恒力、宏达矿业、赛轮金宇、广东甘化等上市公司三季报的前十大流通股名单上。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上市公司均具有一定的资产重组预期。其中,广东甘化已于8月停牌宣布筹划重组。市场人士分析表示,能够吸引这些机构集体驻扎的主要原因或是由于这些上市公司因自身转型需要而被贴上的重组概念的标签。
八、【黑色系商品“接棒”回调 铁矿石大跌超6%】
11月15日,国内商品期货市场从早盘的分化走势再度转向大面积跳水,黑色系商品跌幅最大。截至晚间收盘,铁矿石大跌6.97%,螺纹钢、热轧卷板分别收跌3.58%、3.73%;焦炭、焦煤、动力煤分别收跌1.54%、0.58%、0.97%。农产品方面,豆粕、菜粕分别收涨0.6%、1%,大豆收跌0.2%;棕榈油、豆油分别收涨0.6%、0.4%,菜油收跌0.7%。
九、【欧美股市纷纷收涨 原油大涨近6%美元七连涨】
周二欧美股市全线收涨,道指连续七连阳连创四日收盘记录,科技股带动纳指大涨逾1%;美元日内重回100关口现七连涨,主要因公布的经济数据利好,加息预期再升;黄金下跌趋势有所缓解,周二美国COMEX12月黄金期货涨0.2%,报1224.50美元/盎司;此外,OPEC限产预期再度升温,原油大涨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