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大盘分析 >> 正文
监管趋严 P2P网贷如何过冬?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6-10-21 8:26:52 点击数:
分享到:

互联网金融界也有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时候。

上海市金融办、央行上海总部指导,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与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金融研究所编写的《上海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6)》于10月20日发布,报告显示,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业态增速出现分化,网络借贷增速放缓,而股权众筹、网络征信迎来高速发展。

20160919170932_5487.jpg

网贷增速逐步放缓

报告称,在行业整体规模持续增长的背景下,部分业态增速明显放缓,例如受实体需求不振以及行业风险不断加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网贷行业从2015年第四季度开始,发展增速出现了一定的放缓迹象,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自去年9月创下新高后开始回落。

根据网贷之家统计,2015年9月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已增至3176.36亿元,环比8月增加14.68%,是去年同期的4.92倍。此后每月环比、同比增速下滑,到今年9月时,P2P网贷行业贷款余额增至7130.42亿元,环比8月底增加了4.81%,相比2015年同期增幅收缩,为1.42倍。

“今年监管趋严,P2P网贷讨论的话题都是如何过冬,”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孟添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

而相反,股权筹融资行业和互联网征信虽然体量远小于P2P网贷,但增速明显提升。报告显示,2015年股权众筹实际融资额在50-55亿之间,而2014年在12-15亿之间,前者约为后者4倍。从上海来看,2015年实现股权众筹5.6亿,较前一年增长157倍。

另外,随着互联网机构的发展在主营业务平台中自身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客户征信数据,开始征信业务,2015年完成备案的网络正信机构达130家。

局部风险显现

在缺乏明确准入门槛、清晰的业务指引和监管还未能覆盖所有业务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风险逐步集聚。报告显示,2015年上海检察机关受理涉网络借贷刑事案件共36件139人,其中集资诈骗罪4件19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32件120人,涉案金额逾12.83亿元。

孟添表示,很多披着互联网金融外衣的线下财富公司搅乱了市场,且带有非法集资风险,比如e租宝、泛亚、大大、中晋、快鹿,直接导致了P2P的污名化。

“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期间,行业环境偏负面,大家普遍不自信,”孟添举例称,去浙江调研时,一家著名网贷公司在自己的宣传材料显著位置标明自己“不是P2P”,“这让我觉得很悲哀,大家都改名较金融科技、科技金融,不愿意讲自己是互联网金融。但我觉得要重视自己行业的名字,互联网金融从波峰跌到波谷,但还是会起来的。”

同时,孟添也提醒:“现在资本趋于理性,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流量不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核心应该在风控和资产质量。现在网贷平台中有很多机构投资者出现,美国网贷平台Prosper六七成的投资者都是机构投资者,现在上海的拍拍贷、点融网也开始有机构投资者。只要付出互联网金融启蒙期的不菲代价,之后一定会由长尾效应颠覆二八法则。”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