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再现反弹后,昨日上证指数继续向上发动进攻。盘面上,高送转等板块涨幅居前,但并无特别突出的热点。总体来看,昨日市场呈现窄幅整理的格局,截止收盘时,上证指数微涨0.84点,报收3084.72点,创业板指数下跌13.23点,报收2184.91点。
对此,接受《金融投资报》记者采访的分析师表示,虽然周二市场迅速摆脱前日B股大跳水的影响,走出了中阳行情,不过,沪指 3080—3090点、创业板指2270点阻力区需要消化。当下的震荡并不影响个股的做多,激进型投资者可对热点板块龙头个股进行持续跟踪。《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昨日消息面偏利多。国家统计局宣布,中国三季度GDP增长6.7%,由此判断,全年GDP增长也达到6.7%略强。因为,第三批516个PPP项目已经启动,占全部项目的44%,增加投资1.17万亿,为稳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资金面上,央行昨继续向20家金融机构提供中期借贷便利(MLF)4620亿。此外,上周证券保证金净流入630亿,为6周来首次出现资金净流入。
对于三季度GDP数据,各大机构的解读褒贬不一。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表示,经济企稳迹象更加明显。之前担心房地产泡沫,现在看来,过去几个季度房价大幅上涨,也是低迷之后的反弹,并没有形成系统性泡沫。
中金公司却认为,房地产调控和居民杠杠放缓带来远期隐忧。9月经济数据基本符合预期,表现为房地产运行继续良好,固定投资仍处于相对低位,工业产出在分化中平稳运行,消费品零售略有回升,整体需求平稳背景下经济增长保持稳健。未来关注核心仍在房地产市场,随着部分城市限购限贷政策的实施,商品房销售可能逐步放缓,房地产投资也将进入下行周期,工业乃至整体经济可能再次放缓。明年上半年CPI在基数影响下会明显回落,基本面恶化或倒逼央行加大宽松力度。
实际上,中国经济走势一直是股市的风向标。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走势的稳定有利于A股。“上证指数本周三天补掉了3078点缺口,冲破了3087点年线,并兵临3100点城下。同时,成交量由国庆前的3000多亿,增加到上周的4400亿均量,周二放大到7833亿,周三站上5000亿。量价配合理想,底部在抬高,表明有新增资金进场。但是否是房地产资金转战股市,有待继续观察。”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志林表示。
李志林认为,大盘短线仍有继续上行的动力,但由于沪指的年线从去年8月份便开始对指数形成持续压制,因此有效突破的阻力仍较大,这两天大盘涨得较快,技术指标较高,又形成了新的获利盘和解套盘,有待在震荡中消化。从成交量看,目前市场还没有打破存量博弈的格局,沪指仍难以突破3100点、3140点前高点的压力位。大盘指数还是以蚕食推进为妥,让它们给市场留下念想,指数越慢上攻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