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投资理财 >> 正文
虚假保险诈骗占4.5% 保监会曝光3种保险诈骗手法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6-9-9 9:21:29 点击数:
分享到:

第二种是冒充保险公司人员,谎称发现有人正利用保险消费者身份信息在外地办理了社保卡,购买了违禁药品,触犯了国家法律法规,引发保险消费者的心理焦虑、恐慌;然后假意帮助保险消费者,提供虚假的公安机关电话要求其申诉;最后再冒充公安机关诱骗保险消费者将资金转移至所谓的“公安机关账户”保存。

第三种是冒充保险公司人员,谎称保险公司正在举办客户回馈活动,以给保险消费者邮寄礼品为名,诱骗其汇付一定金额的邮费。

保险业内人士表示,保险公司正常理赔无需进行银行ATM机操作,支付理赔款只需要银行账号(卡号)、户名和开户行等收款信息,不需要银行账户密码、信用卡背面的验证码以及微信、支付宝支付密码等支付验证信息。另外,保险公司无权发行、管理社保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或短信,应该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客服电话与保险公司联系并举报。此外,正常情况下,保险公司举办客户回馈活动不会要求客户支付邮费,请及时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进行核实举报。

北京朝阳区民警孙昊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一般情况下,“400”开头的电话不要轻信。他表示,虽然此号码可能显示为保险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客服电话,但是此类电话是通讯运营商专为企事业单位设计的全国范围内号码统一的虚拟电话总机,“一般来讲,只接受打进而不会打出。如果接到此类电话,可以直接挂断。”

其实,除了电信诈骗之外,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面对各种资金安全威胁。那么,是否有保险可以提供保障?目前,有不少“账户资金安全险”在各大平台售卖,账号被盗、手机中毒、银行卡被复制盗刷等情况可以获得理赔。一般来说,1元保费就可以保障100万元的资金安全。

但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发生的多起电信诈骗案,从案件过程上来看,都属于在没有被胁迫的情况下,被保险人或被保险人的信用卡主卡所关联的附属卡持有人主动向他人划转资金或付款的行为,以及主动向他人透露个人账户号及密码导致的资金损失,这种损失在多数账户安全保险中是属于除外责任的。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