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两种类型至少本金能有保障,但非保本浮动收益类型可就要注意了,这种是指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客户支付收益,并不保证客户本金安全。
3、收益算对了吗?
银行理财产品是从起息日开始算天数的,计算公式为:预期收益金额=投资金额×预期年化收益率×投资天数/基本天数。比如,某款理财产品,起售金额为10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投资期限150天,基本天数为365天。如果小M购买了10万元该理财产品,预期收益金额则是:100000×5%×150/365=2054.8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预期收益率是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时对产品的最终收益率的一个估值,并不代表银行理财产品到期的实际收益率。有时,为了吸引投资人,银行在销售时往往过度强调最高预期收益率,风险提示不足。
4、买短期还是长期的理财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期限包括:募集期、投资期、储蓄期、清算期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只有储蓄期是算理财收益的,募集期、投资期和清算期基本上都不获利又占用了时间。因此,如果总是频繁购买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并不一定划算,无形中可能摊薄了整个投资期限的收益。募集期是产品开始销售到终止销售的一段时间,一般是5到7天,这个期间按银行活期计息。
例如,晓得君购买了一款30天的理财产品,金额为10万元,预期收益率是5%,募集期是6天,到期获取的收益是100000×5%×30÷365=410.96元。如果小M是在募集期第一天购买的,那么募集期的6天是没有收益的,仅按照活期利率0.35%计息,共100000×0.35%×6÷365=5.75元。资金实际占用期限是36天,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410.96+5.75)÷100000×365÷36=4.22%,两者相差:5%-4.22%=0.78%
由此看出,理财产品期限越短、募集期越长,实际收益率就会越低。因此在买银行理财产品时,财晓得提醒大家:不仅要关注产品的收益率,更要算好时间账,避免
募集期带来过多的收益折损。
5、投资是在你的承受风险之内吗?
由于对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划分没有统一规定,各家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采用了不同的符号。根据产品风险特性,一般银行将理财产品风险由低到高分为R1-R5 5个等级:R1级别理财产品保本保收益,风险很低;R2—R5级别理财产品均不保本,风险也层层递增。
财晓得在这里提醒大家:银行电脑系统会定期对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在这个时候,客户一定要实打实的亲自填写问卷,且不要随便听信理财经理的一面之词。应当按照风险评估结果购买与自己相应或更低风险等级的理财产品。
四、辨别银行理财产品
1、首先是要仔细看产品说明书
凡是银行自发的理财产品,在产品说明书中,会有一个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4位产品登记编码,只要在中国理财网的搜索框内输入该登记编码就会查询到对应的产品。
2、其次是仔细看产品合同书
正常情况下,在理财产品说明书上会写明理财产品管理人或者发行人,如果有疑问也可以找银行理财经理确认。如果是自营的理财产品,银行会在产品的投资合同上加 盖银行公章。如果是代销类产品,理财产品发行机构会在委托银行代理销售的理财产品的投资合同上加盖公章,银行则会在汇款等业务凭证上加盖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