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金融风险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一个关键点。大力推进资产证券化,有利于盘活企业资产,化解债务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例如,ABS(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利于盘活信贷资产,提高银行资产周转率,化解银行风险;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有利于盘活房地产资产,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银行和房地产相关风险是构成我国金融风险的重要方面。
5、发展开放、包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降低权益融资门槛,创新债券融资工具等,对拓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意义重大,有效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6、鼓励通过资本市场优化重组,化解落后产能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优化重组过程中的渠道作用,强化资本市场的产权定价和交易功能,拓宽并购融资渠道,丰富并购支付方式。尊重企业自主决策,鼓励各类资本公平参与并购,破除市场壁垒和行业分割,实现公司产权和控制权跨地区、跨所有制顺畅转让。构建有效的股市退出机制、债券违约机制和打破刚兑机制,减少对落后企业的支持,有利于落后企业退出市场。
7、依托资本市场,放宽准入,引入新的投资者,加快行政性垄断行业改革
在行政性垄断问题突出的领域,如石油天然气、电力、电信、铁路、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领域,依托资本市场,引入新的投资者,鼓励加强竞争,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8、实施结构性减税,鼓励创新
经济衰退期应通过减税放水养鱼,尤其是对于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速折旧、VCPE等给与税收优惠。保护产权,稳定企业家预期,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培育人力资本,构建鼓励创新的金融体系。
9、推动国企改革,提高资产证券化率
资本市场将是支撑国企改革重要力量。推动国企分类监管,成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实现国企资产证券化和混合所有制深度嵌合。
10、在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同时,建设社会“完全网”,兜住社会稳定的底线
供给侧改革将会对银行不良、P2P、就业等产生冲击,化解之策在于债务重组剥离、大力发展服务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失业救济等。
三、随着供给侧改革破冰攻坚,各界对中国经济前景将更有信心
1、供给侧改革将成为2016年资本市场机会
去产能的机遇:并购机会增加,行业集中度提高,企业利润提升。钢铁,《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指出,鼓励有条件的钢铁企业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减量化兼并重组,重点推进产钢大声的企业实施兼并重组,退出部分过剩产能;煤炭,发改委提出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小型企业,利用3年时间,力争单一煤炭企业生产规模全部达到300万吨/年以上;水泥,2016政策推动大企业“大整合”,约占行业40%的产能。
去库存的机遇:房地产销售改善和租赁市场活跃度提高利好地产行业及相关服务业,库存合理而又受益于政策支持的二线城市值得重点关注。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加快等会带来医疗教育等相关领域投资机会。去库存有利于降低房企风险,房地产企业债可能受益。地产投资企稳可能性增大,有利于地产链条边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