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全球货币超发的背景下,对于黄金的长期趋势依然可以看好,但是短期内可能不会有上半年那么明显上涨。
全球化配置是趋势
中金公司则建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产配置。
中金公司认为,虽然本土偏好是投资中的普遍现象,但全球化配置的益处不言而喻,主要体现在:1. 分散风险,市场间的相关性差异有助于分散对单一经济体过于集中的风险敞口;2. 获取收益,全球化投资是分享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和地区增长机会的重要方式;3. 配置变局,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大变局需要更多全球化投资视角;4. 大势所趋,中长期来看,经济发展和居民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全球化配置也是大势所趋。
从国际上看,美国居民部门金融资产中海外配置比例为13%,而中国仅5%。美国和日本海外组合投资占GDP 比例分别为53%和85%,而中国仅为2.4%,因此有很大提升空间。当然,国内资本账户开放程度和进展是关键。
目前,由于资本管制,不考虑已经汇出境外的资金,国内居民可投资海外金融资产的渠道主要有QDII基金和沪港通,可用总额度分别为900亿美元和2500亿人民币。但由于人民币贬值压力升温,QDII额度从2015年初以来就没有再增加,QDII基金规模在整体公募基金中也持续下滑,目前仅为1.1%。
除了投资渠道和额度有限之外,现有的QDII基金的投资范围也相对局限,沪港通就更是如此。根据QDII基金一季度报来看,香港市场依然占到QDII基金资产配置的66%,其中尤以中资股为主,这就难言是真正的海外资产分散化配置。
中金公司认为,往前看,很低的海外资产配置比例、未来经济仍可能面临的下行压力、中国居民不断积累的财富,或将使得国内海外资产配置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根据对美国经验的分析,人均GDP跨越2万美元后,海外资产配置或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而政策环境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变量。资本账户的开放程度将决定未来国内海外资产配置的发展速度。
目前全球可投资资产可分别按属性、价值来源和收益风险特征划分。最常见的划分方式为权益、固定收益、另类和现金四大类。
收益上,过去100年和近20年的历史经验显示,整体上的排序为股票>债券>现金>通胀,且资产回报大体呈正态分布,尽管有长尾效应。
风险收益比上,国债>信用债>另类投资>股票,资产配置在提高夏普比率(Sharpe Ratio)上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