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民生银行的投资回报?
民生银行就是足够好的标的。
卢志强认为“民生银行的股价合适”,这绝不是在打官腔,可以肯定地说,大手笔增持不仅符合泛海的金融转型战略,从财务回报上讲也很划算。虽然房地产和银行都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外界对银行业的真实坏账水平也多有疑虑和担忧。
然而,正是因为外界的疑虑才使得银行股的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间,再加上银行股的高分红,难怪以保险资金为代表的大资金视银行股为心头好。至于坏账水平,还是要客观看待、区别看待,而综合股价、公司治理、风控指标等因素全面考虑,你会发现民生银行的确是A股不可多得的优质资产。
民生银行的资产质量、治理水平远高于国内银行业的平均水平。民生银行2015年年报显示,去年该银行发放的贷款中,小微企业、信用卡透支、住房贷款的占比分别为51.95%、23.48%和15.7%,其它贷款仅占8%,应该说,信用卡透支和住房贷款的违约风险极低,小微企业的风险性也只是略高,坏账风险主要集中在剩下的8%上。
反映在风控指标上,去年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占比为1.6%,我国银行业的不良率水平则为2.15%,前者比后者低了0.5个百分点;处于正常类与不良类之间的关注类贷款,民生银行的占比是3.69%,银行业平均水平则为4.69%,前者更是比后者低了1个百分点。
从业务转型来看,去年全年民生银行的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增长了33.91%,达到512.05亿元,非息收入占比高达38.7%,这说明民生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势头较好,转型较快。资产质量、转型势头较好,而目前民生银行的市净率仅为1.09倍,这绝对是一个足够便宜、足够划算的投资标的。
对抗东方系?抑或对抗安邦?
卢志强声明“未与任何股东结盟”,很可能是现在的本意和事实。
坊间传闻卢志强增持民生银行,是为了与东方系争夺话语权,这样的说法,完全是荒诞的外行话,两个小股东之间有什么好争夺的?东方系与华夏人寿达成一致行动人计划合计股本才5.48%,卢志强在此次增持之后,所占民生银行股本也才5.69%。
与其说卢志强增持是为了与东方系争夺话语权,还不如说泛海系有可能与东方系结盟,一起对抗险资安邦。毕竟,现在安邦是民生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所持民生银行股本已经超过20%。
作为A股唯一的没有实际控制人的非国有银行,民生银行是保险等各路资本谋求控制或主导上市银行的首选。
不过,卢志强的增持核心诉求应该是财务投资,这种定位也是比较恰当的。当然,无论是在董事会面临换届的背景下,还是在其它任何时候,一定的筹码对于确保话语权是有帮助的。在我看来,如果说泛海系卢志强的增持真有争夺话语权的明确考虑,那应该是与东方系结盟共同对抗大股东安邦,而不是外界猜测的对抗东方系。这一结论仍然是从持股比例做出的——在安邦牢牢坐稳第一大股东的情形下,两个“小股东”的争夺意思不大,因此,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要么独立,要么结盟,两相对抗的可能性并不大。
需要强调的是,民生银行和万科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不同之处更多。总的来说,万科仅仅是一家单纯的房地产企业,进入的禁忌、门槛都比较有限,而银行业的规则、以及民生银行本身的市值量级、尤其是资产规模都不同于万科,虽然新一届董事会一直难产,但发生像万科那样狗血的股权争夺战,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