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估值优势叠加结构性增配
实际上,经过近几年的大幅调整,A股估值优势已经成为吸引外资流入的主要原因之一。
信诚基金认为,当前A股估值仅13.1倍,相对10年国开债到期收益率的隐含风险溢价达到3.5%,纵向来看已处于历史底部位置。横向上看,相比估值处于高位的美股,A股对全球资产配置的相对吸引力也大大提升。
东方港湾分析称,当前上证综指静态PE值中位数不到17倍,以主板个股(含中小板)半年报净利润总和的增速14.6%来推算,2019年PE值近16.5倍,2020年PE值近14.4倍,已接近历史底部位置,市场需要以时间换空间。
富达国际股票投 资总监Catherine Yeung表示,从富达国际的角度来看,相对于其他国家以及和历史水平相比,A股估值已经进入相当具有吸引力的范围。此外,为提振投资者情绪和市场信心,政府近期推出了包括减税、提高基础设施支出和促进私有企业融资在内的多项措施,这些措施也对市场表现起到了支撑作用。
“应当看到中国经济的整体稳定性高于大部分其他经济体。投资回到本源是对标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预期,不少A股企业的现金流回报率具有相当的吸引力。此外,目前A股整体风险溢价率已处于较高位置,与国内其他大类资产相比,性价比较高。”惠理集团中国业务主管余小波表示。
余小波认为,若将股票视作企业的长期债券,随着价格回落,其内在回报率将会上升,因此会逐步增加A股的投资比例。从国际上来看,考虑到中国经济的体量以及不断开放的市场,增加投资头寸是大趋势。“市场不可避免地会有各种波动,但我们希望站在时间的一边,分享优秀企业的内在成长。”余小波说。
高盛亚洲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董事总经理刘劲津近日也表示,相对于当前美股过高的估值,A股有更大机会获得长期回报。
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考虑到A股的估值优势,本轮外资加速布局还源于资产组合的结构性增配。
贝莱德中国股票团队负责人朱悦表示,今年A股市场动荡的主要原因是外部因素。目前北向资金仍呈净流入状态,几年前始终超低配置A股的外资有持续结构性增配A股的动力。这一趋势受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不大,并不会因为短期动荡而出现逆转。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在10月初发布的内部报告中表示,全球资产在美、欧、日、中四个经济体的配置中,中国占比不到10%,美国占比超过50%。未来如果中国资产的持有程度完全达到应有的水平,美国将占40%,中国则将占30%。
“相比中国经济规模、地位及其金融资产,大多数全球投资者的中国资产持有量不足。过去一年,这一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最近外资加快了购买中国债券和股票的步伐。”桥水基金在报告中称。
A股投资风格悄然生变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外资的持续涌入,除了为A股提供长期的增量资金,还将对A股的投资风格产生很大的影响。从北向资金的投资偏好来看,金融、食品饮料、医药、消费等价值龙头股最受青睐。“价值为王,以龙为首”将成为A股投资风格的主线。
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自沪港通、深港通开通以来,北向资金已经实现了对沪股通、深股通标的个股的全覆盖。从具体个股的净买入金额来看,经营稳健、业绩稳定的绩优白马股明显受到青睐,贵州茅台、恒瑞医药、海康威视、格力电器等公司牢牢占据外资持仓占比排行榜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