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用技巧
左侧建仓需要的技巧和时间趋势把握能力比较高,因为刚开始可能出现一定浮动亏损,对心理素质的要求也较高,但由于建仓周期长(整个底部区域都在建),所以有充分的时间和中间小波段机会来降低成本,因此左侧建仓成本要比右侧建仓成本来的低,这也是大部分机构及价值投资者采用左侧建仓法的原因。而右侧建仓是从出现空间最低点以后开始的,心理压力比较小,心理感觉上似乎相对安全一些,要求的技巧也少一点,中小投资者的追涨即属于此类,但右侧建仓的成本会比左侧高得多。
虽然运用左侧建仓,底部做为一个区域来看,判断成功的机率大大高于对最低点的捕风捉影,但并不代表每次你对底部大区域的判断就是正确的,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区域判断法只是提高了对底部判断的正确性,可以降低买入的系统性风险,以更便宜的价格获得投资目标公司的股票,但这并不是全部,如果你认为藉着对大盘底部区域的判断,就总能任意选择一只股票并从中获取高回报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对大盘走势及底部的判断充其量只能是个技巧,所能给我们的是扩大盈利和回报,而不应成为我们依赖的战略或战术。价值投资者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选择优秀的企业。
在仓位的节奏控制方面,通常中小投资者会认为自己资金少而一古脑满仓买入认为合适的股票;而事实上,风险的大小与资金量并无任何直接联系,无论资金大还是小都承担着同样的市场风险。甚至于如果资金小,原始积累的风险承受力更弱,更应注意风险的控制。以至在我们的操作中,我们对不同资金量的客户同样抱持着这种谨慎平等的态度。
正确的建仓方法应是分步操作的,根据你对市场的理解,通过多次分期分批的少量买入,最终在逐渐增加仓位的同时降低持仓成本。通过把握一个相当长度的区域来达到相对低成本买入的最终目的。你可以从进入底部区域的起始点开始着手建仓,然后一直持续到底部区域的结束位置,当最终脱离底部区域时,你也完成了你预期的仓位。
左侧建仓主要凭投资者对企业的估值把握能力,在自认为便宜的时候就开始分阶段买入,越跌越买,或者按照下跌的幅度分阶段买入,而一旦企业出现基本面好转,预期改变,股价上涨则会停止买入,左侧建仓的禁忌是没有价格区间,或者左侧建仓一下,股价反弹好转,马上认为右侧到来,继续建仓,但企业股价反弹后继续下跌,导致无资金进行下一步建仓,正确的左侧建仓一定是越跌越买,而股价一旦上涨,则停止购买,宁愿错过上涨,也不会继续追高,因为左侧购买盯住的是自己对企业的估值,而股价一旦上涨,跟自己的估值接近,则不符合购买标准。
左侧建仓如果遇到企业跌幅过大,会出现资金购买完成还没有见底的尴尬,也有左侧建仓对企业估值要求过严,而导致建仓很少就直接买在底部,而导致的购买不足,总之,左侧建仓的好处往往是购买量会比较足,一般严格按照购买标准执行总会买在底部等等优点,左侧建仓的核心是对企业估值的准确把握,一般来讲,对估值把握的越好,最终的收益也就会越大,因为一旦股价反弹的第一段,往往是最大最急的。
右侧建仓主要参考趋势和基本面的综合,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往往某一个股票股价大幅下跌之后,反弹的第一阶段仍然没有之前的下跌巨大时,采用的一种可以获利的建仓方法,方法主要认为企业高点下跌巨大,第一阶段反弹虽然比较急,但仍然相对最高点有很大的空间,利用这个反弹过程中建仓。方法一般是一次性买入,借助趋势获取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的上涨。
右侧建仓一样需要分析基本面,也要对企业估值做有效的评估,但不同于左侧建仓,右侧建仓因为不用分批次建仓,可以在基本面向好后买入,缺点只是当基本面向好之后,股价是否还有足够的吸引力,这一般取决于之前股价的跌幅,当跌幅过大的时候,右侧建仓仍然会有利润的空间,但之前的跌幅不够大,则右侧建仓利润会小很多。
左侧建仓也好,右侧建仓也好,都需要对企业进行估值,只是左侧建仓完全依赖估值而忽视市场,但优点是建仓时间足,仓位可以买的多,也有可能买在最低点等等,缺点是对估值这个因素一旦把握不好,则有可能建仓在下跌的半途。右侧建仓适合资金比较小的方式,也是需要紧盯企业的估值,一旦发现基本面,资金面都开始好转,就要一次性大胆建仓,优点是可能很快就有一两轮上涨,缺点是相对上一次下跌的高点可能没什么利润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