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看趋势,判读个股成长性。判断要点包括但不限于:目前是否处于上升周期?资金关注度如何?哪个位置买入较为合适?介入后什么情况下需要卖出?
其三,上述两点如果自己都不会,可以向专业人士去请教。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类投资咨询服务很多都可以在线上完成。
误区四:永远满仓,不做资金管理
【现象】
老李喜欢蹦极、跳伞等极限运动,他的人生格言是,不到极致,就不会获得真正难忘的体验。老李这种行为习惯也被他带到了股票交易中。老李信奉“背水一战”的操作,遇到看好的股票,恨不得身家性命都打进去,就盼着赚个钵满盆满。
【解读】
从当下的市场整体面来看,目前A股的特征是“牛短熊长”,在熊市中亏损的概率显然更大。因此,长期满仓操作,从概率上来讲,亏损可能性更大。
从操作层面看,永远满仓,意味着没有纠错机会。如果判断错误,市场下跌,就会面临极大风险。且,当市场再次有机会出现时,满仓股民往往没有机会参与,机会成本过高。
从心理上讲,满仓将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一旦下跌,你只有选择割肉,或者等待反弹,这些都很被动,容易做出一些非理性的操作。
【避坑指南】
中信建投证券投资顾问给出的建议是:分散仓位,及时止损。如果做不到满仓止损,那么,分散仓位、组合投资是个好办法。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此外,从心理体验上看,同一只个股,止损时100%的仓位和10%仓位,心理冲击相差巨大。当然,如果您像老李一样追求极致体验,那就另当别论了。
误区五:频繁交易
【现象】
小张信奉“树挪死,人挪活”的人生哲学。在工作上频频跳槽,在生活上频频换女友。到股市交易上,小张也总是频频更换持仓个股。
小张觉得,看到机会就要冲上去,不要为眼前的沉没成本所累。
【解读】
很多投资者喜欢频繁交易,甚至许多人喜欢采取同一个交易日内低点买、高点卖的“日内T 0”式操作。这些投资者一般缺乏理论支撑,完全凭感觉操作。殊不知每只个股的买卖都是有其内在交易逻辑。
假设你想买某只股票,决不能闭上眼睛就下单,而要从基本面和技术面去分析,研究个股所在的行业如何,研究公司的业绩增长能否持续,研究当前的位置是不是底部等等。
【避坑指南】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操作,才值得实盘交易。当你买入时的逻辑存在,就可以一直持有,直至预期兑现。当市场环境发生意料之外的变化,买入逻辑被破坏时,可考虑卖出。
这才是成熟的交易逻辑,是炒股的正确打开方式。这些工作,需要时间,需要专业,也需要经验,而这正是专业投资顾问能为你提供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