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顶和底的位置很难准确判断,为防范判断错误的风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理念来采用分批买入的方法,避免一次性集中买入的错判风险。
另外在股价运行的不同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买入策略,在底部刚开始向上突破的阶段,如果非常有把握,大势也配合,可以激进一些,一开始就买入较重的仓位;如果是较高位置调仓换股,可以采用稳健一点的策略,等回调了再逢低买入。
熊市炒股的技巧:
(1)适当地休息和准备。在熊市里不要将大量的精力花在行情的关注上,而要将眼光更多地盯住政策、行业、企业等市场背后的因素发展动向上,为下一轮的行情作准备。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2)分期操作。熊市的初期,由于很多信息尚未明朗,一般应取试探性调整的办法。即对一些持有量较大、价位尚在波动的股票逐步减磅出货。出货后如判断价格还会上升,不妨逢低适量吸纳。但对于一些价高利大的股种应坚决出仓,尤其是那些投机因素较多、抗风性较弱的个股,一旦熊市发展到一定时期,它们将会顺势狂跌。
果断出仓可以避免暴跌的重创。熊市中期,一般的劣绩股都会原形毕露,这时,如果仓中还有这类股票,应果断地将其清出,调换那些下跌幅度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强的股票。
(3)调整股种,转移投资,增加选择绩优品数,剔除投机品种。总之,初期进行试探性地出仓;中期出仓坚决,不恋市不捂股;后期进仓果断,看准时机,立即建仓。熊市也有投资机会,如果对于承担风险的能力较强的投资者不妨伺机速进速出,赚取短期利益。
熊市炒股的四大策略:
策略一:审时度势以静制动
谁能把握住股市趋势,谁就能笑傲股市。而当前的A股又身处何境?
从国内看,经济形势具有不确定性,CPI居高不下,宏观调控偏紧的政策短期不会放松。而外围,欧债、美国主权债务评级下调的影响有长期化的趋势,全球经济处于1%-2%的低增长或会维持更长时间,且无论是财政还是货币政策空间都有限。
换句话说就是,A股不具备走牛的条件,其间任何的上涨都是下跌过多后的反弹。
但是股民也不必过于悲观,外围的因素对于A股更多的是心理影响。我们应当积极地看到,尽管国内资金面仍然偏紧,但A股核心企业的盈利水平较好,继续恶化的可能性并不大,A股所有上市公司16.28倍的平均市盈率已与1664点时相差无几。因此,现在市场的点位即使不是最低点,也是比较合理的点位。
然而,股市有时是不理性的,合理的点位不等于就跌到了位,跌过头是常有的事。事实上,从中外历史经验看,在不确定的市场,趴下不动是最明智的选择。总而言之,以静制动,静待形势明朗,之后再行动也不迟。切记:宁可错过不可套牢,要进攻,先要学会防守。
策略二:10月过后再建仓
那么,究竟何时局势才会明朗化?答案是:时间节点在今年10月。
美国下半年经济发展取决于削减债务方案和FED的进一步宽松支持。8月26日晚,伯南克在讲话中并没有暗示市场预期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会推行,但表示将在9月份的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上分析进一步推行宽松政策的利弊。市场普遍预测,QE3的推出不过是时间问题,9月底美联储决策委员会开会之际或亮出更多政策工具。而9月和10月是欧洲五国到期债务比较集中的月份,欧债将迎来“大考”。
就国内而言,7月通胀同比达顶峰,通胀下滑周期已开启,但这仍需等后两个月数据的进一步确认。这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去证明和确认。10月过后,也许一切都会有答案,股市也将会选择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