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主动型算法交易
主动型算法交易也叫机会型算法交易。这类交易算法根据市场的状况做出实时的决策,判断是否交易、交易的数量、交易的价格等。由于很多交易指令是根据市场的即时状况下达,因此有可能无法完成交易员希望的全部交易。
主动型交易算法除了努力减少滑价以外,把关注的重点逐渐转向了价格趋势预测上。如判断市场价格在向不利于交易员的方向运动时,就推迟交易的进行,反之加快交易的速度。当市场价格存在较强的均值回归现象时,必须迅速抓住每一次有利于自己的偏移。
此外,当算法交易被广泛应用时,证券的市场价格行为就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这样,就出现了一类特殊的算法交易,如瑞士信贷的Sniper 算法,它们的目标是发现市场上与自己交易方向相反的大型交易对手,通过合适的交易安排,与该对手完成交易,避免市场受到冲击。
主动型算法交易的成功取决于对市场的判断,这主要又分为趋势判断、反向判断两大类。如果某个算法交易判断A股票未来会有一波趋势行情,则该交易程序将主动发起攻击,追踪该趋势的价格进行主动买入的交易行为。这个趋势有多头趋势和空头趋势两种。反向判断,则认为A股票价格在未来一段时间会出现反向运行。例如涨了一段时间后,则进行做空操作;在跌了一段时间后进行做多操作。从而试图获得优于成交均价的交易行为。
(3)综合型算法交易
综合型算法交易是前两者的结合。既包含有既定的交易目标,具体实施交易的过程中也会对是否交易进行一定的判断。
这类算法常见的方式是先把交易指令拆开,分布到若干个时间段内,每个时间段内具体如何交易由主动型交易算法进行判断。两者结合可以达到单独一种算法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例如:主动型交易算法判断出,在未来30分钟A股票将出现一波趋势行情,趋势的方向是向上。则具体的交易时,在当前的价格上卖一价附近,挂委托单,等待趋势中的回调作为被动成交的买点。
如果判断出未来30分钟A股票可能是震荡行情,则可以在震荡的高点挂卖单,在震荡的低点挂买单。利用对行情的主动判断寻找最佳的交易点,从而更好地降低对市场的影响,甚至获得额外的阿尔法收益。
被动型交易算法:市场的主流
从国际的发展来看,目前主流的是被动型交易算法,主动型交易算法只是作为被动型交易算法的一个参考和补充,根本原因在于:主动判断的准确率不够高,从而使得采用主动型交易算法有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市场风险。例如本来是判断某个股票会有上涨的趋势行情,结果实际上是下跌行情,则采用追涨型算法的交易,会买在较高的价格上,不但没有降低冲击成本,反而带来了市场损失。
被动型算法交易策略假设市场是有效的。在这一假设下,无需关心市场均衡价格如何形成,也不需要尝试判断交易者的行为或试图主动影响市场,使得算法交易的设计与评价过程被大大简化了。
算法交易的核心问题是在冲击成本与等待风险之间进行平衡。
总而言之,算法交易对于大机构的交易行为,降低交易成本,降低对市场的影响,提高交易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随着国内各种金融产品的推进,未来采用算法交易进行操作的投资者将会越来越多,也会有更多的适合中国市场的算法交易策略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