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7新政”出台当天,各家中介都在紧急联系目前已经签约的出卖人和买受人,了解客户的贷款情况。对于眼下已经走到网签阶段的客户,则力争赶在当天18:00网签系统关闭前提交相关申请。
根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3月17日,北京全市共完成二手住宅网签1497套,较前一日增加近40%,创2016年9月30日以来单日网签量新高。到了18日,网签量仍高达968套。而平时的网签数量每天在100套左右。
目前北京二手房市场上70%的购房者都是先卖房、再买房。不少中介担心,首付门槛提高后,很多人会重新考虑购房计划,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已成交但还未网签的群体,受冲击的交易量保守估计在已成交的50%左右。
张大伟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根据中原地产研究机构的“摸底统计”,新政发布前后,北京的新房和二手房成交总量约在4万套,其中属于新政执行范围内的二手房总量约1万套。“因认贷后,首付比例由首套提高至二套的购房量约1000到2000套。其中,凑不到首付而选择弃房的约有几百套。”
刘博是此次政策波及到的业主之一,他戏称自己成为了“炒房者”的“炮灰”。计划将父母接到北京和自己一起住的刘博在春节过后将自己和妻子名下一套位于北三环外的一居室卖掉,在离上班不远的地方看上了一套总价1200万元的小三居。鉴于此前无数“前人”告知自己的经验,在与业主谈妥价格后,他付了200万元定金以防业主反悔抬价。卖掉房子以后再加上自己的积蓄,刚好够接近40%的首付。原本3月初就可以进行的网签,因为出差耽误了一个星期,刚刚回到北京的刘博就被新政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根据新政,因为他此前有过公积金贷款记录,因此这次买房的首付还差最少300万元,这还取决于自己的住宅是否被归进普通住宅。由于之前的房子已经卖掉,即使眼下的这份合同可以和对方业主协商免责取消,如果要保证有房主,他仍需要付买自己房子的买家90万的违约金。在接到记者电话时,刘博表示,自己最近已经快把身边的亲戚朋友都烦死了,但是仍然无法筹到足够的首付。
麦田地产的一名经理表示,像刘博这样的“连环单”在北京不算少数,目前他们正在努力协调帮助准备违约的客户解决这类问题。该经理表示,即使合同上标明了“不可抗力因素”,但是是否追究违约责任还是要看买卖双方的协商结果。
受到新政波及的不仅仅是刘博这样的改善住房者,刘璇这样首次购房的刚需群体也受到了影响。新政规定暂停发放贷款期限25年(不含25年)以上的个人住房贷款,紧接着,包括工行、建行等16家银行的北京分行一致决定,即日起缩小首套房贷款优惠利率,最低折扣由9折调到9.5折。
据了解,此举是为了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导向以及《关于完善商品住房销售和差别化信贷政策的通知》,在国家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市场资金价格趋升环境下,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确认,基于当前市场环境,为有效防范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推动房贷业务平稳健康发展,已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最大优惠幅度从9折调至9.5折。
也就是说,对于像刘璇这样的已经将首付和还款能力计算到极致的买家而言,每个月多出的1000元还款,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压力。
首付贷“死灰复燃”?
记者注意到,随着贷款政策收紧,购房者的资金需求大幅上升,场外资金垫资房贷的“首付贷”再次在北京市面上出现。
亚豪机构市场研究部总监郭毅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针对此次政策波及到的成交来看,交易周期会变长,如何补首付会成为这一部分客户的主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