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委一官员表示。“我们拟推行的方式是,对于这些所谓的名校片区,首先会分配一些名校的上学名额,再配置一些中等学校的名额,也会配置一些相对较差的学校名额。片区内的适龄儿童通过电脑随机派位的方式上学,今后高价买房的家长,不一定就能把孩子‘顺手’送入名校。”
按照以往的入学方式,北京地区的学校对于录取学生有顺序排位,在片区里有房产有户口的是第一顺序位,而热门学校则更为严苛,还要对比户口在房产上的落户年限。因此学区房持续高烧,北京热门学校的学区房已经达到16.5万到20万每平米。
扩大“多校划片”的意思是在义务教育入学阶段将特定的适龄儿童,划向两所以上的定向小学和定向初中,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知道到底能上哪个学校。至于具体上哪家学校,将再进行一次安排,俗称电脑排位。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继北京市教委拟对学区房动刀之后,北京市住建委近日加强对学区房的价格管控,业内人士判断,力度空前。
链家地产金融街片区一负责人称,此番调控力度前所未有。2016年9月30日后,住建委已经限制学区房售价不可超过15万元,政策出来后学区房的价格依然我行我素,金融街宏庙小学学区——丰汇园,春节后曾一度突破18万元。不过,“317新政后,北京市住建委明显加强对此类交易行为的监管,单价超过15万元的一律不得挂网,低于15万元的要挂牌也需房本、身份证、委托书等证件,交易确实比较麻烦了。”
北京发改委出台调控措施,开发商和中介不得炒作“学区房”,严禁中介一年内买卖同一套房屋。
新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控发布之后,针对全市新房销售、二手房中介的检查还在持续。市发改委、市价监局发布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专项检查情况,从本月20日至昨天,市价监局价格执法人员对本市在售楼盘和房地产中介机构价格行为进行了集中深入检查,257处在售楼盘和中介机构中未发现价格串通、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严重价格违法行为。市发改委同时要求,开发商和中介不得炒作学区房、高价房,严禁房地产经纪从业人员一年内买入卖出同一套房屋。
对于开发商和中介的行为,市发改委在一份公告中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不宣传、不炒作“学区房”概念,公司内外网屏蔽“学区房”等敏感词汇;不违规受托出售“过道房”以及面积过小的平房;不做“公证房”交易,不为不符合交易条件的经济适用住房、自住型商品房、商业办公用房、没有预售许可证或不动产登记证的新建商品房和其他禁止交易类型的房屋提供经纪服务。
同时,各销售渠道应规范发布房源信息。对外发布房源信息确保房屋不动产登记证或房屋所有权证书复印件、委托人身份证明文件复印件齐全,具备房地产经纪服务事项告知书、房屋状况说明书、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不发布未经核验的房源信息,不隐瞒抵押、查封等影响房屋交易的信息,不受托出售明显高于市场价格的高价房。
经过2016年一轮猛涨后,2017年的北京(楼盘)二手房尤其是学区房房价走势更加引人关注。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春节过后,北京不少学区房迎来一轮猛涨,一些知名学区房上涨10%以上。有中介人士甚至表示,单价低于12万元/平方米,都不能算是学区房。
业内人士介绍,每年的5月1日是北京开始采集小学生入学信息的时间点,这意味着适龄儿童家庭需在5月1日前完成所在学区房的落户,因而每年春节前后都是学区房成交的高峰期。另外,受金猴年和放开二胎政策的影响,2016年北京地区新生儿出生数量超过30万人,不少家长未雨绸缪,在孩子出生时就参与到抢房大军,使得学区房更加紧俏。
住建部曝光30家违规房企 重点整治垄断房源操纵市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