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房产信息 >> 名家观点 >> 正文
李飞跃: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作者:lushumei 更新时间:2016-7-27 14:42:06 点击数:
分享到:

黔东南7月27日讯 “生态”与“文化”是祖先留给黔东南的珍贵遗产,也是黔东南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两个宝贝”。黔东南州委书记李飞跃在日前举行的2016“中国民族文化旅游·黔东南峰会”开幕式上称,将从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和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坚守两条底线,用好两个宝贝,把黔东南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在黔东南流行着一首歌叫《黔东南的七月》,歌词中有这样一句“我走在黔东南的七月,清水江上荡清波;我登上那月亮山的山顶,听远古的传说”。歌词中的“清波”与“传说”正好点出了2016“中国民族文化旅游·黔东南峰会”的主题“生态”与“文化”。

世界旅游组织荣誉秘书长弗朗加利先生高度赞誉:“在当今这样一个完全工业化、技术化和现代化的世界,能看见黔东南这样经历了岁月变换,还保存着传统生活方式和习俗的地方真是令人振奋。黔东南原生态、质朴的民族文化是人们为之神往的魅力所在,是世界最具吸引力的旅游胜地。”

李飞跃表示,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是由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也是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闪耀着多彩贵州(楼盘)的独特光芒。千百年来,黔东南各民族躬耕垄田,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和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这里有以西江苗寨、肇兴侗寨为代表的3000多个民族村寨,错落有致地演绎着“歌舞天堂、节日海洋、文化千岛”的村落文明;这里有以侗族大歌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着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里有鼓楼、花桥、凉亭、戏台、风雨桥、美人靠,凝聚着美美与共的乡愁;这里有镇远古城、旧州古镇、隆里古镇,蕴含着各民族交往融合的历史记忆。黔东南的文化遗产是多彩贵州的一道独特风景、一张靓丽名片。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所在。李飞跃称,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就是保护世界性的文化遗产。黔东南相继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保护措施,着力保护溪流、林草、山丘等生态细胞和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等文化元素,留住美丽乡愁。

李飞跃进一步指出,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必须增强承载这个文化原住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唤醒原住民对自己文化的高度认同,大力实施民族文化传承人培养计划,培养了一批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做好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必须让承载这种文化的各族群众充分受益,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方式,拓宽了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当今社会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必须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探索出了黎平滚正“互联网+民宿”、地扪“互联网+生态博物馆”、铜关“互联网+乡村旅游”等模式,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发展。同时,民族文化保护必须纳入法治化轨道,相继颁布出台的《民族文化保护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措施,使民族文化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李飞跃表示,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曾形象的比喻,贵州是中国的一个宝贝,黔东南是贵州的聚宝盆,而在这个聚宝盆里最靓丽的就是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早在1986年,黔东南侗族大歌在巴黎演出,被音乐界惊叹为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侗族大歌天籁之音从此传遍世界。今年1月,贵州入选《纽约时报》全球最值得到访的52个旅游目的地,入选理由是苗家山寨和侗家山寨保留了不紧不慢的舒适节奏和最淳朴的真实感,黔东南正是典型代表。今年4月12日,法国知名电视纪录片《相约未知地带—贵州篇》在法国电视二台开播,展示了黔东南榕江县阳开苗寨淳朴自然的生活场景,吸引了法国523万观众;4月16日,贵州省青年导演欧丑丑编导的电影《侗族大歌》在第49届美国休斯敦国际电影节上斩获两项大奖,引起了强烈反响。长期滋养在“寂寞深闺无人知”的黔东南,正在成为国内外游客憧憬向往的纵情山水之地、返璞归真之地、追忆乡愁之地。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是文化保护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各民族文化碰撞交融、相互欣赏的重要平台,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渠道。李飞跃认为,通过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不仅能保护好自然风貌、建筑风格、民间风俗、民族风情和特色风物,而且能为原住民留下美好家园(博客,微博),为城里人留下美丽乡愁,为旅游者留下美妙回忆,使各民族群众把民族文化的“命根子”转化为增收致富的“摇钱树”。这既是践行五大发展新理念的重大举措,也是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生动实践,更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具体行动。

保护与开发是世界性的难题,也是巨大挑战。“中国·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是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创新的一个全新尝试。

“我们将从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和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坚守两条底线,用好两个宝贝,把黔东南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传承好民族文化、耕读文明、田园生活,让山水、田园、村庄、城镇共生共荣,让黔东南成为美丽宜居的家园、增收致富的田园、观光休闲的公园、投资兴业的乐园、寄托乡愁的故园,让大美黔东南更加美起来、活起来、富起来。”李飞跃说。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在哪里?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下辖16个县市,首府凯里市。全州辖凯里1市和麻江、丹寨、黄平、施秉、镇远、岑巩、三穗、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剑河15县,凯里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炉碧、金钟、洛贯、黔东、台江、三穗、岑巩、锦屏、黎平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有7个街道办事处,94个镇,110个乡(其中17个民族乡)。截止2012年,黔东南州户藉人口459.22万人,年末常住人口347.27万人,有苗族、侗族、汉族、布依族、水族、瑶族、壮族、土家族等33个民族,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78.27%,其中苗族人口占41.57%,侗族人口占28.99%。

黔东南总面积3.0337万平方公里,东西相距220公里,南北跨度240公里。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向北、东、 南三面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 历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境内沟壑纵横,山峦延绵,重崖迭峰,原始生态保存完好,境内有雷公山、云台山、佛顶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护区与自然保护区29个,其中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热点
全站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