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连续第五期下跌,12月7日报收于598元/吨,周环比下跌1元/吨。在12月1—3日的全国煤炭交易会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之间签订了煤炭中长期合同,显著低于当前现货价格的长协价,对动力煤现货市场产生较大的下行压力。
针对年底煤矿重特大事故多发势头,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下发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煤矿企业务必抓好落实:立即逐矿落实盯守责任,强化分级管控,严防大矿发生大事故,严肃处理事故责任人,加强组织领导和督查落实。
安全生产是煤炭产能释放的前提,尽管政策上今冬明春煤炭产能已经拥有充分的释放空间,但是煤矿安全检查工作升级将放缓煤炭产能释放速度。
据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测算,2016年前10个月,全国煤炭消费约31.3亿吨,同比下降1.9%(减少6100万吨)。其中,电力行业耗煤15.1亿吨,下降0.8%;钢铁行业耗煤5.2亿吨,下降1%;建材行业耗煤4.3亿吨,下降0.1%;化工行业耗煤2.3亿吨,增长7.5%。然而,自8月以来,全国煤炭消费由负转正,10月同比增长1.7%,其中电力行业耗煤增长7.6%。天气和宏观因素成为拉动煤炭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今夏,全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少雨,空调用电明显增加,水电出力不及预期,火电生产大幅增加。今冬,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多地入冬时间较往年提前,而且气象部门预计未来北方地区整体气温较往年偏低的概率较大。火电是冬季发电主力军,取暖、用电需求的增长将直接推高煤炭消费量。
中国11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1.7,连续4个月高于荣枯线,与2014年7月持平,为2012年7月以来的高点;官方非制造业PMI为54.7,创2014年7月以来的高点。PMI持续回升表明我国宏观经济延续企稳回暖势头,亦提振了市场对于大宗商品需求增速回升的信心,这对包括黑色品种在内的工业品期货市场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
目前动力煤1701合约比现货偏低40元/吨左右,1705合约与2017年长协价相差无几,期货盘面已经体现了煤炭产能释放带来的供给宽松预期。随着近期市场对供需关系的预期出现变化,动力煤期货下跌势头减弱,建议观望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