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也认为,去产能需加强国企改革。国企对市场的反应没有那么灵敏,特别是在利润率方面。因此,政府要加快国企改革和金融体制的基础性改革,使得资源、人力、租金配置的效率能得到更好的提升,推进市场化。他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钢铁煤炭企业原本打算退出,但由于国家要给予去产能相关企业补贴,就延迟了退出进度。
统筹“三去一降一补”
正因为牵涉方方面面,去产能不是孤立的,而应在经济新常态下结合“三去一降一补”统一推进。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说,去产能需与去杠杆密切相配合。首先,对于“僵尸企业”,要严格去杠杆甚至停止供血,通过去杠杆起到有效去产能的目的。其次,对于高污染、高排放及存在安全问题的企业,要严格控制杠杆率,加紧对这些企业的去产能力度。
“除了加大督查力度,还需从源头入手,严格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措施。在遏制了房地产市场的上涨势头后,钢铁、煤炭价格会有所回落,去产能的难度会相对降低。同时,应通过财政、金融、法律、环保、安全等方面的综合措施,妥善处理债务处置和奖补资金使用工作。”王静文说。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梁婧认为,未来政策需要注意两方面,一是各地区去产能的压力不同,对于部分去产能压力较大的地区如河北、辽宁等,中央要加大支持力度;二是产能过剩行业毕竟占比还较大,去产能如果只关注“去”,则治标难治本,要推动这些行业的转型升级,调整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增加有效供给。
去产能要避免一些认识误区。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在去产能过程中,需明白产能不等于产量,去产能时产量并不一定会下降。产量与市场需求相关,如果产能利用率低,即使去掉一定的产能,产量仍能保持很高水平。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表示,在去产能过程中,要先将经济增长稳住。如果把过剩产能全部消灭掉,可能引发经济硬着陆。去产能是一个动态过程,要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