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原油反弹力度明显,带动下游烯烃及芳烃类产品有所抬头,据卓创数据统计,目前在卓创监测的124个化工产品之中,有36个产品上涨,占比29%。国内期货市场上,PTA期货主力1701合约8月以来累计上涨5.63%;甲醇期价反弹时点更为提前,1701合约7月27日以来反弹了6.12%。
“成本面不断向下游传导,加之部分化工产品近期受环保督查及装置停工检修影响,供应面缩减,需求端表现一般,整体化工市场有所上涨。”王智顺说。
张巧云表示,尽管从成本角度来看,原油和化工品价格正相关,但是由于定价方式和基本面差异,原油对化工品的影响不尽相同。目前PTA以成本定价为主,因此原油对其影响更为显著,而塑料和PP走势主要由自身基本面决定,原油影响相对较小,近期还出现了明显的背离。不过整体上,三季度原油震荡将削弱对化工品的影响,化工品行情主要取决于自身供需格局的变化。
银河期货分析师张林玉表示,原油自2014年暴跌开始,在2015年底至2016年初被打压至30美元/桶下方,此价格低于很多国家原油开采成本,因此可以说原油在此位置继续向下的空间和动力便受到了约束。那么可以看到,自2015年底开始,国内化工品先于原油见底并反弹,原油的区间运行,对于化工品的引导作用减弱,因此,后续原油即使维持区间震荡,对化工品价格的拖累也不会很明显。
“化工品近期表现强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原油上涨推升成本只是其中之一,并且具体到品种方面影响也不同。跟原油相关性较高的沥青和PTA的上涨更多的是受成本上升的影响。聚烯烃的上涨更多的是因为前期去库存导致石化库存和社会库存处于低位所致。因此具体的影响因素还是不一样的。”黄李强说。
化工品“内斗”升温
受全球货币宽松和人民币贬值预期推动,6月份化工品跟随大宗商品市场整体上涨。进入7月份,化工品走势有所分化,其中塑料和PP在限产和旺季需求回暖预期的支撑下高位震荡,PTA、甲醇等品种则因供应过剩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而8月份以来,原油反弹推动PTA、甲醇走强,塑料和PP却仍未摆脱震荡格局。
张林玉指出,近期化工板块并没有集体上涨,其实内部走势是分化的。上半年的涨势,是原油及商品齐涨齐跌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期的上涨,内部明显分化。前期中规中矩的产品,比如甲醇、沥青、PTA等,基本面压力较大,下跌动能释放后,炒作旺季消费等题材,导致化工指数高位运行。
“目前化工品供应有所收紧,对价格形成支撑,但是各品种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塑料和PP当前价格已经体现限产和旺季备货预期,后期上涨空间不大,而9月中下旬起随着检修装置重启及新产能释放,供应将由紧转松,行情或趋势性转空;PTA受限产和需求旺季推动涨势预计可延续至10月份;甲醇短期需求因聚烯烃装置检修有所下滑,同时面临高库存的压力,价格或将承压,但是相关重要会议后需求复苏或推动行情上涨。”张巧云说。
基本面上,王智顺认为,目前国内多数化工产品基本面偏中性略好。一方面夏季酷热高温,部分化工产品装置停车检修居多。造成供应端有所减少,加之主要进口产品近期到货量有所减量,整体港口库存水平较前期有所降低。但下游来看,经济面表现一般,且峰会即将召开,部分下游企业开工受限,整体需求端好转不明显。因此来看目前基本面对于化工产品的上涨有一定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