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定向降准,主要是结构性的调节信贷政策,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总体来看,本次定向降准不改变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主要目的是在保持总量基本不变的基础上,优化流动性结构,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陈雳认为。
目前多部门还出台了利于长远的利好政策。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还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从货币政策、监管考核、内部管理、财税激励、优化环境等方面提出23条短期精准发力、长期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该项政策包括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两大范畴,并且都提出具体措施,这对降低实体成本将产生实质性作用,也将在金融市场形成长期利好预期。”有券商研究人士向记者表示。
对于下一步货币政策施力方向,目前市场存在“货币宽松”和“货币紧缩”之争,也有市场人士认为不必走任何一个极端。原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海清FICC频道”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对于目前中国而言,货币政策应当保持稳健中性,但稳健中性的内涵绝对不是利率“一成不变”,而是在经济下行过程中,一方面保持短端基准利率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另一方面促使长端无风险利率下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依然偏高)。在监管体系已经今非昔比的现在,“降准”的副作用已经大大降低,必要性却已经凸显。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兼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近日也发文称,未来降准空间很大。降准有助于缓解信用风险,利好债市;此次定向降准对股市影响中性,近期A股大跌的主因不是宏观经济基本面,而是资金面和交易层面,降准有助于平缓经济下行的斜率。
业内人士普遍预计,今年下半年有可能进一步实施定向降准。甚至有市场人士认为今年年底之前可能还会有一次至两次的定向降准操作,通过定向降准有利于释放长期资金,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