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资料显示,民生银行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成立于2015年,定位为全行新兴支付业态的综合清算平台,负责提供本外币、境内外、线上线下的支付清算综合服务。
据一位银行业人士透露,民生银行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在业界的争议由来已久,事实上承担了清算职责,扮演着线上银联的角色。如网关业务的模式上,在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中,民生银行厦门分行(新兴支付清算中心)一方面为各个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银行接口,另一方面,由于银行之间不能直连,便通过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获得其他银行的接口。
“这两家银行被处罚的核心原因其实就是违规跨行直联、违规跨行清算。”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此次处罚彰显了央行加大支付清算市场乱象整治、防控金融风险的决心。
董希淼直言,以往市场认为,监管只会处罚支付机构,不会处罚银行。实际上,在整治市场乱象、规范市场秩序,央行对所有的机构都公平公正对待。
在谈及支付清算市场乱象时,董希淼还指出,最突出的还是违规直连,银行业金融机构违法为支付机构提供跨行清算业务。在支付机构层面,支付机构存在“无证驾驶”的行为,即没有取得支付业务许可违规开展业务。此外,支付机构也存在违规经营的问题,如超范围经营。对于上述乱象,央行也加大了处罚力度,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年,央行针对第三方支付共开出109张罚单。2018年至今,已有10家支付公司被罚。
监管对于银行此类清算业务违规行为也做了点名。2月6日,在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举办的“监管政策解读培训班”上,央行支付结算司工具处处长谭静蕙指出,对于市场上存在所谓层层转包、层层转接的情况,商业银行就做一个通道,收款人也不是银行的,付款人也不是银行的。商业银行已经沦落到去为支付机构当一个技术外包商,枉费了中央银行把银行纳入规范的国家支付体系这样的资源。
新一轮严监管开启
在市场人士看来,此次处罚仅仅是一个开头。王蓬博预计,随着央行监管的持续,未来不排除有更多银行清算中心被处罚,处罚也意味着国内清算市场牌照化进程加速,银联和网联作为目前为止惟二的清算机构获得重大利好。
2017年以来,支付清算领域的监管重点是无证支付和无证清算。去年针对部分机构无证经营支付业务问题,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透露,央行会同12个部门制定专门方案,组织开展风险专项整治,截至去年5月底,全国已摸排确认的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机构共243家。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在无证支付方面,重点对大商户模式进行整顿,对于变相从事收单核心业务的聚合支付机构影响较大;在无证清算方面,重申“断直连”要求,加强银行和支付机构的接口管理,杜绝通过互相开放支付接口变相跨行清算的行为。这段时间的密集行政处罚,也多集中在变相无证清算和无证支付领域。
央行表态称,下一步,将继续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持续加强支付结算市场监管,从严惩处支付结算违法违规行为,保障支付市场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对于监管思路,央行也有明示。在2018年支付结算工作会议上,央行副行长范一飞指出,支付结算监管工作已步入“深水区”,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任务更加艰巨。2018年,支付结算监管要统筹处理好“放管服”三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