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业内专家表示,通过将中国恒天整体并入国机集团,成为国机集团全资子公司的央企改革模式,或也是为减少双方在现阶段的整合阻力,加速推进央企重组,这一模式也比较适合体量悬殊较大的央企。
此外,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曾向媒体表示:“中国恒天与国机集团的整合,是沿着结构调整、提升企业科技含量和研究能力的路径实施的。中国恒天一年几百亿元的营业收入,在央企中是小块头,特别是其传统业务的下游行业,如纺织、服装、丝绸等,都在不断萎缩。”但他也指出,“中国恒天在重型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金融等板块均有涉足”。
资料显示,中国恒天是国内乃至全球纺织机械领域的龙头企业。但受全球经济放缓及本土制造业调整转型的影响,中国恒天的营收近年来也受到影响。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恒天实现营业总收入434.56亿元,同比增长6.31%;净利润20.33亿元,同比增长11.54%。
而同样聚焦于机械装备研发制造的国机集团其规模体量远超中国恒天。据集团公布数据显示,集团目前有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工程承包、贸易与服务、金融与投资四大主业,旗下共有国机汽车等9家上市公司。去年,国机集团营业收入达2148亿元。
看好金融信托业务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恒天并入国机集团后,中国恒天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经纬纺机也将被注入国机集团。
对此,招商证券行业研究员马鲲鹏、郑积分析称:“中国恒天整体并入国机集团获批后,国机集团将有可能成为经纬纺机的实际控制人。国机集团作为央企巨无霸,实力更加雄厚、资源调动能力更强,产融结合模式助力公司业务加速开展,同时资本运作能力更强,外延扩张加强。”
《证券日报》记者查阅经纬纺机2017年中报发现,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25亿元,同比减少3.7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亿元,同比增长87.75%。
公司解释业绩增长的原因为,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国内供给侧改革成效渐现,我国纺织行业整体有所增长。此外,公司还表示,公司金融业务资产管理规模总体维持稳定,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各项金融业务稳步推进。
中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中融信托实现营业总收入28.82亿元,同比增加1.98亿元,增幅7%;固有资产272亿元,较年初增加15亿元;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8363亿元,较年初减少222亿元,降幅3%。各项指标持续满足监管要求,其中净资本117.27亿元,风险资本79.84亿元,净资本盈余37.43亿元,净资本覆盖率146.89%。
有注册会计师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公司2017年上半年业绩大增主要是因为公司金融业务贡献的高利润所致。从中报的主营业务构成表可见,公司纺织机械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5.46亿元,而该业务的主营业务成本为13.06亿元,毛利率仅为15.5%。而公司的金融信托及资金投资业务收入不但远远高于纺织机械业务而且成本为零。
中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公司的金融信托及资金投资业务的主营业务收入为22.39亿元,由于该业务主营业务成本为零,因此,该业务的毛利率为100%。
有分析人士称,在近年来金融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金融牌照已成稀缺资源。对此,国机集团通过本次重组经纬纺机将收获信托牌照,会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强大融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