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以准实时的方式自动建立信任,实现价值转移,将交易的资产转化为“智能合约”,完成点对点的实时交易、清算与结算,将显著降低价值转移的成本,由此大幅提升清算、结算流程效率,缩短清算与结算时间,并通过提升效率和透明度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区块链技术可以简化交易后的结算和清算流程,减少和消除交易错误,简化中后台职能、缩短结算时间,实现净额结算并降低对手方信用风险,显著提高资本市场运行效率。
基于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清晰、运转安全、机制灵活的中央集中托管结算已成国际共识,托管结算正在加速集中。在证券行业清算结算中采取具有中心化特权属性的分布式区块链技术,使监管者拥有处置的特权,在登记托管的特定情况下,有依法暂缓交收、拒绝交收已达成的交易的特权。
区块链技术采取分布式系统架构,在分布式结构中,“多中心”之间存在竞争性的合作关系,效率最高、可靠性最高的中心成为“主中心”,金融监管机构通过主中心和多中心监督和控制各项证券交易,以此有效避免全局性风险,有利于投资者权益保护。通过建立期货与现货、场内与场外、公募与私募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统一区块链账户体系,借助能集中统一、信息共享的中央监管信息平台和中央监控系统,监管机构能最大限度实现跨市场的联动交易管理,强化信息采集和分析研判,统一识别和监控跨市场交易行为,提升监管及时性与有效性。这就能推动托管结算机构信息共享、顺畅连接,帮助券商加强投资者保护、履行客户识别责任和保护客户隐私,进而推动风险管理部门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严格防范系统性风险。
以准实时的方式采用区块链技术,或许可能导致清算与结算步骤的不连续,这可以采取保留净额结算和保证金等业务的方式来降低交易双方在结算时可能面临的风险,交易各方由此均可得到良好的隐私保护,更快速地结算还能减少成本。这种方式能使得监管者依法、合规监管,并能进行风险管理和违规处理,能有效化解系统性、全局性风险,有利于区块链技术在证券市场发挥其技术优势。
当然,眼下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还面临诸多障碍。比如,为确保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与安全问题,需要保证多个节点同时参与记账,这将带来电力高能耗的问题;区块链数据库需要记录从创建初始延续至今的所有节点信息的存储,并要求完全同步,这种存储空间容量模式对硬件提出了较高要求;区块链技术所基于的非对称密码学原理若受到破解将威胁其安全性,需要更加安全可靠的加密原理才能保障;区块链技术的普及,还将面临全球监管机构的监管新规挑战,在技术上需要无数次试验运行这个新系统,将操作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