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汉鼎宇佑在集合竞价期间一度封上涨停,但是股价突然掉头,小幅低开后,快速下行,封上跌停。
近日,停牌中的汉鼎宇佑公告称,拟以13亿对价买下上海灵娱全部股权。和恒天海龙开出的16亿的对价相比,汉鼎宇佑看似捡了个大便宜。不过,对比两份收购预案披露的数据不难发现,上海灵娱的降价也并非毫无道理。
上海灵娱财务数据掐架现象严重。第一次被收购时,上海灵娱披露,2014年,公司总营收1.19亿,净利润0.74亿;2015年前三季度,总营收0.74亿,净利润0.49亿。汉鼎宇佑披露的数据则显示,公司2014年营收1.38亿,净利润0.93亿;2015年全年,公司营收0.84亿,净利润0.36亿。
换句话,2015年四季度,上海灵娱相当于亏损了1300万左右。
盈利能力下降,或许也是上海灵娱降价的原因之一。被恒天海龙收购时,上海灵娱承诺2016年净利润不低于1.14亿,而截至今年8月底,上海灵娱仅完成0.25亿,完成率仅21.93%。显然,上海灵娱完成业绩承诺是小概率事件。
从上海灵娱的主营业务收入上看,其还处于吃老本状态。其核心游戏《大闹天宫 OL》、《诸神黄昏》、《暴风王座》都是2013年左右开发的,高潮已过。而另一款游戏《仙战》已被整体出售。2016年推出的《惊天动地海外版》、《惊天动地》、《伏魔西游》则并未有任何爆发性的建树。
另外,在手游大行其道的时代,上海灵娱却是偏重于页游的公司。披露信息显示,上海灵娱9款主要游戏产品中,7款都是网页游戏。
即便如此,此次收购中,上海灵娱还是给出了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净利润不低于1.18亿元、1.53亿元、1.93亿元的业绩承诺。
为什么前后两次披露的数据掐架?自降身价的上海灵娱,又如何完成这高不可及的业绩承诺呢?11月4日,深交所也向汉鼎宇佑下发了问询函。不过,11月8日,汉鼎宇佑公告称延期回复。
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汉鼎宇佑董秘办,对方工作人员表示,“忙着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会在回应中作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