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高温持续,最高气温迫近40度,让人直呼吃不消。A股上的各类高温防暑概念股表现如何?后市是否还有投资价值?扬子晚报记者就空调家电、食品饮料、休闲旅游等概念股的表现和投研观点进行梳理。
家电空调
近期销量同比增长超200% 后市或仍可关注
酷暑之中,人们最离不开的莫过于空调。扬子晚报记者从苏宁了解到,苏宁近期从全国火速抽调1500名空调安装、维修师傅“空降”南京,日均安装空调超6000台。五星电器上周全连锁空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200%,其中苏北、苏中表现更加突出,同比增长将近400%。
7月24日,国金证券的家用电器行业研究周报指出“气温高企、空调受益”。据该研报数据,6月空调行业销量同比增长17.89%,环比增长39.72%;首次出现两位数正增长。主要基于以下几点逻辑:1。地产季节性叠加利好;2。近期全国企稳高企。长江证券7月24日的研报也指出,“高温天气延续,空调去库存有望加速”。据该研报分析,受益炎夏热浪,家用空调市场量价齐升。
国金证券和长江证券研报均回顾了上周家电行业的走势:上周上证指数跌1.36%,深证指数跌1.05%,创业板指跌0.61%,家电行业跌2.22%。
长江证券分析,考虑到近期华东及华南区域高温天气延续,空调去库存有望加速,持续推荐美的集团及格力电器。金百临咨询秦洪也预测,未来格力电器复牌后有望具有不错涨幅。
食品饮料
6月底迄今涨幅超过10% 不排除机构为打新股加仓
和高温相关的食品饮料等消费类股票最近涨势不错。如啤酒概念里的青岛啤酒,6月27日最低价格为28元,到7月23日涨到最高30.84元,涨幅超过10%。冷饮概念股伊利股份和光明乳业同样在6月27日开始上涨,伊利股份当日最低股价15.77元,到7月14日已经上涨到最高18.64元,涨幅超过20%。光明乳业类似,6月27日最低12.22元,7月12日最高到14.70元,涨幅超15%。
对此,金百临咨询秦洪表示,食品消费概念股,随着季节性波动很正常。6月底进入高温,相关企业的产品销量大幅上升,概念股上涨,体现了和市场的同步。此外,市场最近青睐食品消费股,也跟股市的整体大环境有关。一般来说,在市场震荡格局下,这些价格稳定、持有安全的板块和个股,有利于保证资金安全。另一个重要原因则在于,不排除机构大量买入这类股票,以获得证券公司线下配售新股的机会,这可以让机构大大获得新股线下的中签率,以便获得较高收益。
休闲旅游
旅游市场也迎“大暑” 投资“四季歌”需逢低关注
随着全国进入三伏天,旅游市场也迎来“大暑”,避暑景区受青睐。据长江证券7月25日研报,“暑期档”旅游市场一片火爆。驴妈妈旅游网统计显示,今年暑期出游预订人数是去年的2.7 倍。途牛旅游网《2016年暑期旅游意愿报告》显示,暑期出游需求依旧旺盛,避暑游、亲子游仍是主流。而途牛旅游网调研数据显示,受访者首选国内长线游,其次为出境游和周边游;而在国内长线游目的地中,丽江、张家界等避暑景区备受青睐。扬子晚报记者查询发现,旅游概念股张家界6月27日最低10.86元,到7月13日一路上涨到12.34元。
上周中信餐饮旅游指数下跌1.48%,分别跑输上证综指0.12 个百分点和跑赢沪深300 指数0.08 个百分点。根据中信行业分类,上周餐饮旅游板块个股涨幅前三分别是锦江股份(2.52%)、凯撒旅游(1.21%)及金陵饭店(0.99%);跌幅前三分别是首旅酒店(-4.05%)、众信旅游(-3.61%)以及北部湾旅(-3.55%)。长江证券研报维持暑期旅游火热市场看好,本周推荐景区类个股:张家界、黄山旅游、宋城演艺、峨眉山A 及中青旅。
南京有券商分析师则提醒,投资市场上的确有“四季歌”现象,随着高温持续,概念股也可能会被炒作,但投资者切忌追高,如有兴趣,需结合个人实际情况,逢低关注。
中国7亿人遭高温“烧烤” 局地体感温度超50℃
7月27日电(张尼)近日,包括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大部在内的地区出现今年来最强高温天,中央气象台持续拉响高温橙色预警。上海、湖北、重庆等地近日相继拉响今夏首个高温红色预警,此外,江苏、安徽的一些地区电网负荷屡创新高,全国多地开启高温“烧烤”模式。
来源:中央气象台网站
高温预警持续拉响 部分地区体感温度超50℃
26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27日白天,华南北部、江南、江淮、江汉、黄淮南部、华北南部、四川盆地东部、重庆、贵州北部和东部以及新疆、甘肃西北部、内蒙古西部等地有35~39℃的高温天气。
这其中,浙江中北部、安徽东部、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和西部、湖北东南部和西部、湖南东部和西北部、重庆等地的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41℃。
另据中国天气网报道,7月下旬以来,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大部已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高温天气,部分地区体感温度高达50℃。
25日,高温范围、强度达到鼎盛状态,江淮、江汉中南部、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北部等地普遍出现35℃或以上的高温,其中湖北西北北部、湖南中部、浙江西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最高气温达到40℃或以上。
上海、湖北、重庆等地近日也相继拉响了今夏首个高温红色预警,进入“烧烤”模式。截至24日,受高温影响的地区波及人口约7亿人左右。
高温天气为何持续发威?
为何本轮高温天气如此之强?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对媒体表示,此轮高温天气是由于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逐渐增强的副热带高压将持续控制南方地区。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地方将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白天受太阳短波辐射影响,地面温度会逐步上升。同时,在高压控制区也盛行下沉气流,形成一定的下沉增温效应。在辐射增温和下沉增温的综合作用下就会导致高温天气的出现。
马学款表示,目前来看,本次高温天气过程还将持续,华南北部、江南、江汉、江淮、重庆等地高温天气或将贯穿至7月底,局部地区气温将达39-41℃。
部分地区用电负荷破纪录 电力供应吃紧
持续的高温天气让不少地区的电网用电负荷打破纪录。
24日,安徽合肥电网最大负荷已达517.14万千瓦,今年首创历史新高。25日,电网负荷继续攀升至553.2万千瓦,连续两日打破历史纪录。
目前合肥供电公司已启动电网运行和配抢指挥应急预案,消除隐患,增派抢修人员力量,强化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快速响应。
江苏方面,25日13时10分,全省最大调度用电负荷突破9000万千瓦大关,达到9238万千瓦,创历史新高。江苏全省13个地市中,除连云港外,其余12个地市用电负荷均创了历史新高。
山东省从23日到25日,电网全网最高负荷连续三天创下历史新高,25日达到6838.6万千瓦。有关部门已组织启动有序用电措施,部分高耗能行业被“限电”。
多地出现热射病死亡病例 高温作业人员需警惕
高温天气不仅让电网吃不消,民众的身体健康也受到了影响。近期多地接连曝出高温天气致人死亡消息,让人着实捏把汗。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5日中午,江苏累积报告中暑病例超过120例,危重症病例近20例。其中最多的是南京,有70多例,仅一例重症;镇江地区危重病例最多,达到11例;另外苏州、盐城、南通等都有危重或者濒临死亡病例报告。因中暑导致死亡的,除镇江外,盐城和张家港各有一例。
另外,安徽、上海等地也均出现热射病死亡病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王军宇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表示,热射病其实是重症中暑,是人体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等多器官系统损伤的严重临床综合征。
热射病发病与3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即高温、高湿、无风环境。所以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的工作人员容易出现热射病。
“一旦出现中暑症状,首先要将患者转移到阴凉的地方,加强空气流通,同时让患者及时补充水分以缓解症状。一旦患者出现意识不清、抽搐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送医,不可自行处理,以免延误病情。”王军宇强调。
记者了解到,除了热射病,近期因高温引起的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等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王军宇告诉记者,以其所在的科室为例,最近一周,患有上述疾病病人就诊的数量大约上升10%到20%左右,以中老年群体为主。
防暑降温小贴士:高温天气多补水 切忌贪凉
多地“高温烧烤”模式开启,普通民众日常出行又应当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对此王军宇建议,首先,市民要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中午时段,外出时最好备上遮阳伞等物品,做好防暑降温准备。
另外,民众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群,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日常多饮用白开水,当大量排汗时可以补充淡盐水。
“高温天气,老年人如果补水不足很容易导致血液浓缩,从而诱发心梗、脑梗,另外,闷热天气里,空气流通不畅,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也更易发病。因此这些人群要格外小心。”王军宇表示。
但他也提醒,高温天气切忌贪凉,因为过多饮用冷饮反而会加重肠道的刺激,损害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