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业国企混改提速
中国邮政EMS业务存上市预期
据发改委7月20日消息,近期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实施方案》,部署推动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工作。
会议指出,交通物流融合发展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同时,会议还要求,把握关键、突破瓶颈,切实推进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如打通衔接一体的全链条交通物流体系;构建资源共享的交通物流平台;创建协同联动的交通物流新模式等。
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国家发改委的表态,正是让国企改革再往前走一步。
而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在此次国家发改委表态一年前,中国邮政就着手改制为混改铺路了。
改制统一集权
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面对来自外部物流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国邮政集团首要面临的是统一集权,避免各自为政。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中国邮政曾被评为世界上最大的邮政网络,但多年来受困于体制问题,导致偌大的网络下却呈现割据式发展。因此,中国邮政需要在管理上加强集团对全网的管控力,母子公司制向总分公司制转变,是其内部改革的第一步。
事实上,早在2015年4月初,中国邮政就曾在官网上公告称,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等31个省(市)邮政公司内部决议,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批准,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拟与31个省邮政公司进行吸收合并。
此后,2015年4月29日,国家工商总局披露称,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邮政及所属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EMS),对现行管理体制进行调整,由现行的母子公司两级法人体制改为总分公司一级法人体制。
对于中国邮政此次收编省级公司和邮政速递公司,有业内人士分析,中国邮政改制后失去法人资格的省级单位将只负责业务,人财物等全部交由总公司负责。权力的收缴不仅能提高各地分公司的业务关注度,更能大幅减少中国邮政内部不当竞争和损耗。故中邮改制短时间内并不会对国内民营快递业产生巨大影响,但若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经营,其成长空间巨大。
“未来中国邮政改革的关注点将是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邮政“总分公司制”改革是为未来混合所有制改革铺垫道路。
EMS业务存上市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月20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出席2015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工作会议时曾表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要适应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方向,推进产权结构向股份化、多元化、证券化转变,加快“走出去”步伐。
对于中国邮政的股份化和证券化的改革问题,有业内专家指出,鉴于当前国企改革的思路,原本已人财物独立在外的EMS重回邮政业务内部,可能是考虑到中国邮政将整体上市。
但也有业内人士提出相反观点称,按照国际惯例,中国邮政不会整体上市,毕竟该集团还担负着信件等公共服务,不过EMS等子公司完全可以重走上市路。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2016年7月份,已经有申通快递、圆通快递、顺丰快递、韵达快递等物流业巨头率先上市。
其中,申通快递借壳艾迪西上市,估值169亿元;圆通速递借壳大杨创世上市,估值175亿元;顺丰快递借壳鼎泰新材上市,估值433亿元,远超圆通申通。另有消息称,中通快递也已经在美国递交了IPO申请,准备在美国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