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能资管计划的相关银行、基金等暂未对万科举报的影响表示过分忧虑。其中风险较大的一只资管计划的相关基金公司表示,该资管产品现运行平稳,银行方面及优先级客户未对产品施加压力。“目前看不存在风险问题,触及警戒线钜盛华会补仓,各方继续按合同办事。”
平静了几天的“万宝之争”又燃战火,这一次,主攻方换成了万科,双方激战的焦点也从暗地里的股权、话语权争夺转移到明面上的万科A(000002)股价。
7月19日下午,万科向证监会、深交所等监管部门递交的一封长达近9000字的举报信在市场中公开曝光,暂不论这是否为万科管理层的主观意愿,单从举报信内容提请监管层查处宝能资管计划违法违规行为,并明确列举多项具体“罪状”而言,已足见万科又一次向宝能发起有力反攻。
反观宝能此时处境,则正是“虚弱”之际,由此,万科选在这一时点反攻,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日,随着万科A股价连日下跌,带杠杆的宝能九大资管计划部分已临爆仓风险,而根据之前公开的交易明细,其中的泰信1号可能已触及警戒线,需宝能追加保证金。
7月20日,受负面消息影响的万科A早盘曾再度下挫,最低探至16.74元/股,这也意味着宝能资管计划警报更多,催促“输血”。
然而戏剧性的是,上午11点整的一段直线拉升解救了险情。虽然截至发稿时止,尚不知买方是谁,但不管是宝能自救,还是其他资金诱多,可以肯定的是,这一举动让“万宝之争”的结局继续扑朔迷离。
李森困境?
在公开曝光的万科“举报信”中,万科提请监管层查处钜盛华增持万科A过程中连续交易、约定交易、尾市交易等证券市场操纵行为,同时掷出钜盛华及宝能九个资管计划的多项“罪状”,包括资管计划未按照一致行动人格式要求完整披露信息,合同及补充协议未作为备查文件存放上市公司,披露的合同条款存在重大遗漏,违反资产管理业务相关法律法规,属于违规“通道”业务,表决权让渡与钜盛华缺乏合法依据等。而钜盛华则涉嫌非法利用资管计划从事证券交易,非法从事股票融资业务,涉嫌拉高股价为前海人寿输送利益,损害中小投资者,还有未提示举牌导致的股票锁定风险,可能导致优先级委托人受损等。
对于这封举报信,不少市场人士将其视为是万科向宝能发起的反攻一击,此利空或将打压股价,促宝能杠杆产品爆仓。
“7月20日一早万科H股公告确认了举报信的真实性,而早于公告前,举报信内容已经曝光,不管是不是万科方面主动泄露,但这样的结果都毫无疑问对宝能很不利,打击跟风宝能做多的资金,对股价构成压力”,某上海私募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作为上市公司管理层,万科方面自是不能公开表示希望自己公司股价下跌,不过,7月19日晚间万科企业内部公众号“万科周刊”刊发的一篇《李森困境》的文章却值得玩味。
何为李森困境?这篇文章给出了多个明晰解释:当某个大资金成为唯一明庄的时候,其它所有机构都将成为对手盘;某一个大型机构,在各种复杂的原因下,试图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市场的趋势,与其他机构和趋势相拼;高调在下跌中做多,成为整个市场的对手盘。
“表面上,文章讲述的是巴林银行交易员李森的投资经历,但从内容不难看出,大有含沙射影,以‘李森困境’暗喻宝能所为错误、将大亏收场的意味”,上述私募人士称,其实去年年底就有多位市场人士将宝能与李森相比。
股价和腰包
截至目前,尚未见到监管层对于万科举报信的相关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