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与上下游战略合作,重点客户华泰汽车的纯电动SUV已经上市,物流车客户下半年也有望在补贴目录落地后开始放量。
传统主业支撑稳健,未来定位锂电驱动万物互联:公司锂原电池做到全球龙头,并且参与制定军工用锂原电池的国家标准,将会持续开拓智能表计、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新型应用领域,保持稳健发展。电子烟经历调整重新上路,从今年增长看已经收到效果。公司以锂电池为核心的战略在能源转换的大背景下发展前景持续看好。
投资建议: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54.33元。我们预计公司2016年-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3.2亿、5.8亿和7.5亿元,对应EPS0.76元、1.36元和1.77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54.33元。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和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赢合科技
赢合科技:横向扩张收购东莞雅康,纯正的动力锂电设备行业龙头
赢合科技 300457
研究机构:东吴证券 分析师:陈显帆,周尔双 撰写日期:2016-06-01
收购东莞雅康,横向扩张锂电自动化业务。
公司此次收购雅康100%股权,雅康专营锂电池生产自动化设备,产品包括卷绕机、制片机、涂布机、分条机等;雅康在2014年,2015年,2016年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0,2.05,0.4亿元;净利润分别是0.19,0.35,0.05亿元。赢合收购雅康之后,将会与雅康的资源进行整合,避免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产生规模效应,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强的锂电池智能化生产线的整体解决方案。本次收购PE为11.2倍,东莞雅康2016-2018年业绩承诺为3900万、5200万、6500万(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29%)。
动力锂电行业处于扩产能周期,三年内景气度均较高。
随着政策的密集出台,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春天来临,对动力锂电池需求骤增,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骨干纷纷扩大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前三的比亚迪、国轩高科、天津力神在2014年积极扩产。公司认为,动力锂电池未来三年的景气度高,三年内不会出现行业天花板,且目前锂电池产品的电容和能量密度不够,充电时间长,续航时间短的问题得以解决后,才是行业爆发的关键时点。我们预计锂电池设备行业在2015年有30-40亿元的市场容量,2016年有70-100亿元市场容量,行业未来三年复合增长率是50%。
公司深耕锂电多年,专注于第一和第二工序,具备核心技术。
公司是产品线最长的锂电自动化设备企业之一,公司能够提供锂电自动化生产线上约2/3设备。其中涂布机占比的总收入45%,卷绕机占比总收入的34%(第一和第二工序,中前端设备的自动化要求高,因此毛利也相对高)是国内厂商中提供设备最多的公司。公司仍有多个产品项目在研发过程中(叠片机,双头三头卷绕机,PACK自动化设备等)。随着对东莞雅康的收购落地,公司的产品线将进一步完善(雅康分条机技术优势明显),公司有望成为国内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厂商,不断缩小与日韩竞争对手的差距。
纯正的动力锂电供应商,80%供给动力电池客户。
公司从2015年开始不断优化客户结构,目前主要客户以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为主,收入占比大概80%以上,主要的客户包括合肥国轩高科、深圳沃特玛、惠州亿纬锂能等。大部分客户已从单机采购转向分段采购或整线采购,客户粘性不断提高。对于设备企业而言,整线处理能力是竞争中的关键,收购雅康也是能够提高整线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下游新能源汽车爆发对设备厂商的旺盛需求和公司锂电生产线的战略布局。考虑收购雅康对利润的增厚,同时考虑2015年12月的增发股份,预计2016-2018年备考净利润为1.40,2.00,3.09亿元,EPS为1.03元,1.47元,2.25元,对应PE69/48/31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发展低于预期、锂电设备竞争加剧。
众和股份
众和股份:被忽视的优质锂电池三元正极生产企业
众和股份 002070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巨国贤,赵鑫 撰写日期:2016-06-16
Table_Summary新建三元正极产能即将达产:公司子公司深圳天骄是国内NCA正极(Tesla电池正极材料)领军企业,拥有多项锂电池材料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起草《钛酸锂》、《镍钴锰酸锂》等多项锂电池材料国家行业标准。受深圳市政府产业规划调整,子公司于15年开始搬迁至连云港,产品线均按照日本品质要求建设,六月投产后产能达到3500吨。公司山东生产基地1500吨产能已于今年1月份满产,整体上公司将拥有5000吨正极材料产能,位居国内领先地位。同时公司利用自身锂矿资源优势,通过委外加工成为碳酸锂后,再生产正极销售,其毛利率将显著高于国内其他厂家(垂直整合),竞争优势明显。
锂矿资源优势开始展现:我们预计16-18年碳酸锂整体需求将会以平均14.8%的速度快速增长,16年需求将达到2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占比将会由2015年39%进一步提升至2016年44.6%。15年国内碳酸锂供需缺口为1.5万吨,供应方面,虽然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吸引部分企业复产及扩产,但根据我们统计,结合下游正极材料产能扩充,产线上库存增加情况,我们认为16年碳酸锂需求仍然大于供给,所以我们判断碳酸锂价格大概率会稳中有升。公司拥有国内唯一在产的大型锂辉石矿山,产量处于快速上升阶段,预计全年产量折合碳酸锂将达到0.8万吨,出货量将同比大幅增加;公司将继续受益于碳酸锂需求旺盛的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