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很多种波动率寻找到未来发生的唯一正确的波动率,这里 面隐藏极深的奥秘,以我们具备的条件简直是天方夜谭。正如一列从 北京开往武汉的火车,我们能够知道该火车12个小时到达武汉,是由 于有列车时刻表。然而我们很难预知从2000点涨到6600点究竟在什 么时候。由于股市不是火车,很难设定时刻表。可能会有很多巧合证明市场在某一个阶段的确存在一个“正确的 波动率”。但不要认为掌握了这个“正确的波动率”,很有可能发生一 夜暴富的奇迹。有这样一句话:“信则灵,不信则不灵。”然而在技术 预测上,大多数都是信则失灵。比如,中国股市1996年左右就存在着 17个月的“正确的波动率”周期,1990年12月沪市开市见最低点 95.76点运行17个月到1992年5月见1428点高点,也就是牛市第一 浪的次高点。1993年2月见1558点高点也就是牛市第一浪的最高点, 再次在调整17个月之后的1994年7月见325点,也就是熊市第二浪 的A浪低点。1997年5月创下了牛市三浪1高点1512点之后,幵始 了为期整整两年的牛市三浪2调整,1998年那一年,不少的江恩研究 者都希望应用这个“正确的波动率”在那年10月抄底,结果股市让人 没想到的是,在运行了 15个月的1998年8月见1043点,也就是牛市 第三浪的2浪调整的第二个低点。这件事让大家都十分震惊,从而让 很多江恩研究者人轻言微羞愧难3。就在大家先后对17月周期不屑一 顾的时候,结果股市出乎意料就在1999年12月,即1998年8月之后 的第16个月,见到了 1341点,并且在18个月以后的2001年6月创 下2240点。也就是牛市三浪的最高点。从此以后,17个月的“正确 的波动率”周期便在中国股市就像大海h的间歇岛那样神秘地消失 了。老子曾说过:“道可道,非常道。”换一句话来说,股市规律大家 都了解,结果一定会变异。这正是所谓“天机不可泄露”。
市场波动率则是金融经济学的最重要内容。早在1952年马克维茨 的资产组合选择模裀中,波动率就被鸟作二维分析框架中的一维扮演 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现代金融经济理论的另一个支柱——期权定价 理论中,波动率是一个具有关键性的定价因索;在金融经济学的新 贵——风险值的理论和实践中,估计与预测市场波动率也是极其軍要 的一环。除外,波动率还在金融经济学的其他很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比如绩效评价、资产定价等。最近二十年中,在金融经济学领域中, 对波动率模型的研究已经成了一个大热门。在此,我们必须懂得江恩 波动率与市场波动率的区别,它们则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通常情况 下它们没有直接联系。江恩波动率1x1线则是45天=12.5%空间。
说了这么多,波动率究竟是什么,该如何设置呢?
市场上对波动率大概有两种不同观点:
(1 )在市场中单位时间内价格上涨或下跌的幅度。
(2)市场每一段时间运行多少个周期,也就是频率。
在江恩角度线上的应用中应当选择第一种描述,为此有一个不可忽略的概念是单位时间,它跟图形的时间轴刻度有关系,并且还涉及 各种不同时间划分的图形,比如H线图、周线图、月线图以及分时图。 目前有一些分析软件扩充到季线图、年线图以及自定义线图。
因时间不同,波动率则有所不同,也就是说波动率不是固定的。 投资者可能根据自身的需要特别关心某一类型的时间段图形,以把握 其中最佳交易时机,但建议投资者多结合不同时间段图形分析。
《江恩角度线与时间之窗》一书中曾提及过波动率的计算方法。它 认为,波动率分上涨趋势的波动率计算方法和下跌趋势的波动率计算 方法。上涨趋势的波动率计算方法是:在上涨趋势中,底部与底部的 距离除以底部与底部的相隔时间,取整数。下跌趋势的波动率计算方法是:在下跌趋势中,顶部与顶部的距离除以顶部与顶部的相隔时间, 取整数。并用它们当作坐标刻度在纸上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