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一家公司之前,你必须考虑一下这家公司在未来可能遇到的最糟糕情况。比如说,如果一家公司的销售额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某一个客户,那么如果该公司失去这个客户,销售就可能大幅减少。看一看公司的首次募股说明书(如果这家公司刚刚上市)或者公司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交的最新 10-K 年报,你就能对这些风险有所了解(你可以在美国证监会网站 www.freeedgar.com 上下载这些文件)。看看 1999 年底上市的光纤制造商Sycamore Networks,看过公司募股说明书的人都能发现公司只有一个客户──Williams Communications。两年半后,Williams Communications 破产了,现在 Sycamore(公司后来又找到了其他一些客户)股价较其 2000 年高点已经下跌了 97%。
有一些公司的风险天生就比别的公司大。看看那些毫无盈利的生物技术公司吧,这些公司在其神奇药物没有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审批后,公司股价一下子就从天上摔倒了地下。这还使我们认识到了很重要的另外一点:如果某个公司的业绩大大依赖于某个人的行为和名望,那么这时你就要警觉了:这支股票的风险很自然就会较一般股票高出数个等级。确实,2002 年 6 月份马莎"斯图尔特 (Martha Stewart)陷入官司后,根据“马莎 斯图尔特”命名的公司 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 的股价下跌了差不多一半。
6 管理层是否隐瞒了开支?
纵观一家公司的历史,冲销和重组支出通常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如果一家公司年复一年都有计入“一次性”支出的习惯,大家就要提高警惕了:这实际上使得投资者无法了解到底公司利润如何。比如说,零售商凯马特(Kmart)在 2002 年倒闭之前不断将什么开支都计入一次性支出,从关闭经营不善商店、冲销过时的库存到“重新定位”互联网业务的开支都包括在内。纽约投资管理公司 New Amsterdam Partners 首席投资官米歇尔"克莱曼(Michelle Clayman)对系列支出现象有所研究,她说,“这种情况太典型了。他们一直在将所有这些计入支出,而竞争对手就没有。”
克莱曼建议,如果你发现一家公司过去五年的收益报表中,至少有三年出现了一次性支出,那就要对这支股票提高警惕。实际上,她的研究发现,70% 的情况下,这类公司的股票的表现始终弱于标准普尔 500 指数。要查看财务报表后面的注释对一次性支出的解释;有时候这种支出来源于那些实际上对公司有利的举措,比如说通过更低利率的再融资提前偿还债务。但通常而言,这种支出对于有意投资的人是坏消息。
7 公司是否量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