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民币贬值和A股震荡风险影响,借道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基金布局海外的机构越来越多,相关的投资标的也越来越紧俏,市场上不仅出现QDII债基发行首日售罄的热销局面,就连已经暂停申购的QDII产品也出现闪电打开申购的现象。
QDII基金
忽现“一日开放”
就在A股权益类基金销售跌至冰点,固收类基金也乏人问津之时,本周一新发的1只QDII基金出现久违的“当日售罄”的热销现象。7月25日,华夏大中华信用精选债券基金(QDII)开始发行,发行首日即遭到投资者抢购,当日售罄,一扫今年以来基金销售持续低迷的局面。
这种现象并不仅仅发生在新发的QDII基金上,一些已经暂停申购的QDII基金也出现1日闪电打开申购的现象。
近日,华南某公募QDII基金发布恢复大额申购业务的公告,公告显示,该QDII基金在7月25日开放转换转入、定期定额及不定额投资等类型的申购业务。同时,公告显示,在基金开放申购期间,暂停单日单账户通过申购及转换转入累计超过 3500万元(及530万美元)人民币份额的大额业务,若超过限额,注册登记人将有权确认相关业务失败。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的开放大额申购仅有1天, 26 日起,其人民币份额和美元份额均再度暂停申购和转换转入业务。
北京某大型公募QDII基金经理分析,从上述公告对大额资金的具体限制、仅有1天的申购期限等条件,说明该只QDII基金很有可能是为某些机构定制的申购。
据知情人士透露,该只基金呈现出来的“定制化”恢复大额申购的现象,或许与机构资金急于参与QDII基金布局海外市场有关。
该人士透露,“今年年初,就有保险资金陆续通过QDII基金布局港股市场,到现在盈利大约有10%左右。预计是来自机构的大额申购,其申购的规模应该接近530万美元。”
QDII额度紧俏
机构资金申购热情不减
“QDII额度现在不够用,机构资金开启了疯抢模式”,北方某大型公募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我们的QDII额度也快用完了,但市场的热情仍然高涨,大多此类QDII基金已经暂停申购了。”
北京上述大型公募QDII基金经理分析,去年3月底至今,国家外汇管理局一直迟迟未能释放QDII额度,随着人民币进入贬值区间,资金配置海外的需求持续增长,市场供给是固定的,需求却大大增加了,就会显得异常的紧俏。
“真是风水轮流转”,该基金经理称,“前几年由于人民币升值压力,投资海外市场很多是亏损的,当时的QDII额度都用不完,有的公司由于额度用不完还被收回一部分。”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披露的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显示,截至6月29日,基金公司、证券公司等证券类机构QDII额度合计为375.50亿美元,占据全市场899.93亿美元总额度的41.73%,保险类、银行类、信托类机构额度都低于证券类机构。目前,900亿美元的QDII额度被132家金融类公司分配完毕。
而在公募基金中,华夏基金获配QDII额度最高,为35亿美元;嘉实、上投摩根、南方等公募基金分居2~4位,获配额度分别为34亿美元、27亿美元、26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