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号一,坚定看好中国经济持续向好态势和A股市场投资价值;信号二,加大对央企科技创新ETF投资力度,引导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信号三,持续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
加快构建基础研究长周期支持机制
优秀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是强化基础研究能力的基本保障。基础研究特别是原创性基础研究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至关重要。对优秀科研人员、高水平研究团队等给予长期稳定支持,有利于激励他们聚焦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和需要长期积累的研究方向,也有助于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和基础研究先锋力量。
读懂中国经济的实力活力潜力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遭遇3年疫情冲击后经济恢复的第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中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保持恢复向好态势,生产消费稳步回升,增长动能不断增强,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网络安全稳定不容有失
近期,阿里、滴滴相继发生系统崩溃事件。互联网行业格局在不断变化,新的竞争对手不断出现,头部企业占有市场优势地位,但如果不能带来舒适体验,甚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令平台黏着度大打折扣,消费者就会寻找更优解决方案。为此,相关企业亟需对其数据中心、云平台的安全管理重视起来。相关主管单位、行业协会也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指导行业经营者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完善保障措施、强化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以高水平网络安全保障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
满足合理需求聚焦“三大工程” 金融支持房地产力度加大
近半个月以来,已有包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浙商银行、广发银行、邮储银行在内的至少七家银行与房企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诉求,提出具体举措,明确满足其合理融资需求。也有银行近期与部分房企达成银企合作协议和融资意向。业内人士表示,此举释放出金融支持房地产行业健康平稳发展的积极信号。
资金供给有力 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小幅上行
近期,各地集中启动新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在建项目也加快建设进度。专家预计,在专项债资金及银行配套贷款跟进支持下,年底前一些基建项目将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年底前5000亿增发国债资金投入使用,也会对基建投资形成有力支撑。预计年底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稳、小幅上行。
金融监管释放重要信号 抵押补充贷款投放预期再升温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接受新华社专访,阐述如何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释放了加强金融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等重要信号。中信证券表示,PSL是比较适合“三大工程”的融资手段,再次开展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