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证指数公司信息显示,截至5月11日,全市场共发布20条央企股票指数。从指数发布时间来看,2022年四季度以来,新发布11条指数,占总数量的比重过半。
具体来看,2022年新发布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指数等4条指数,时间集中于10月份至11月份;2023年新发布中证国新央企ESG成长100指数、中证诚通央企红利指数、中证央企红利50指数等7条指数,时间均为5月初。
在杨超看来,这是宏观经济复苏和市场价值回归的结果。当前,国内经济逐步修复、产业链稳定、消费者信心增强,整体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为央企指数扩容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同时,央国企正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有利于提升自身的经营效率和盈利水平。此外,政府正在积极引导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伴随支持国企估值提升的相关政策逐步落地,有利于提升市场对央国企的信心与认可。
结合年内涨跌幅来看,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20条央企股票指数年内全部实现上涨,平均涨幅13.79%。具体来看,20条中有15条年内涨幅超10%,4条涨幅超20%,中证央企基建指数、上证中央企业红利指数、中证央企创新驱动指数分别以25.83%、22.95%、21.28%的涨幅居前三位;再结合近1个月涨跌幅来看,上证中央企业红利指数等5条指数涨幅超5%。
“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设背景之下,央国企估值得到重塑,相关个股价格持续走高。相应地,央企指数快速扩容,收益率大幅提升。”董忠云表示,究其根本,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并非单纯是一个概念,央国企的行情演绎是在当前估值体系之下,优质的基本面与长期的低估值之间的背离带来的估值修复机会,通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有助于提升市场和资金对央国企的关注度,提升优质企业资产价格预期和估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