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亮认为,市场波动带来了多个因素变化,从而影响一级市场发行。他指出,11月以来,无风险利率快速上行,信用债利差也大幅上行,推升融资成本,发行人会主动取消发行,以观望更好的发债窗口。同时,债市调整下,大幅回撤造成机构赎回压力增大,投资者对信用债的配置需求减弱,供给也相应调整。此外,流动性因素亦有影响,市场货币流动性宽松预期降温,债券市场融资阻力上升,部分发行人选择取消发行。
从行情走势上来看,取消发行和二级市场行情有显著关联。 中证鹏元研发部资深研究员张琦就观察到,11月14日,国债利率曲线短端上行约20BP,长短上行约10BP.受利率抬升影响,11月10日-15日,取消发行公告也较为密集,取消发行的数量占比超过50%,多家发行人披露的推迟或取消发行公告表示因“近期市场波动较大”等因素取消发行。
不过,随着债券市场逐步企稳。近期一级市场也出现了一些回暖的迹象。本周仅有两只债券公告取消发行,总规模仅有14亿元。而在过去两周,仅仅11月15日就有11只债券取消发行。11月18日也有4只债券取消发行。
“此次取消发行持续时间不会过长。本次债市调整的原因主要在于资金面的收敛和经济向好的预期升温,当前资金有松下来的迹象。”徐亮对记者表示,经济预期方面,以“二十条优化措施”为代表的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使多数投资者认为经济有望得到迅速复苏。经济上行预期下,投资者倾向将资金从债市转移到股市中。但是近期部分城市疫情形势严峻,针对目前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的担忧渐起,经济短期依然存在压力。另外,尽管地产刺激政策的推出使投资者期望升温,但短期内房地产市场难以得到明显改善。房市仍处于疲软状态,居民投资房市的意愿低,疫情持续影响下,宏观预期未能有效传导至微观主体中。
张琦对记者表示,从历史的“取消潮”事件看,一般情况下,取消发行的现象在第二个月会减缓,连续两个月发生的情况比较少见,仅在2017年3月-4月出现一次。持续时间长短与利率上行预期相关。现阶段,债市短期调整到位,利率上行空间有限,后续再度发生概率较低。
前述机构自营负责人表示,当前债券市场长牛的趋势已经出现了波折,市场可能进入波动阶段,无论是一级还是二级市场都不要急于做出判断,谨慎观察可能更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