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育和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经济活力与韧性的关键举措。截至目前,科创板共有207家上市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分别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的45%、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总数的21%和注册制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市总数的50%。2022年上半年,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388.32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归母净利润216.81亿元,同比增长26%。业绩增长源于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上半年研发投入金额合计123.84亿元,同比增长50%,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的平均值达到17%。此外,还有18家科创板公司被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3家公司主营产品被评为“单项冠军”产品。安集科技、西部超导等公司在关键环节自主化上实现了突破,聚焦强链补链延链,有力推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科创板公司上市融资后,有效缓解了生产经营和科技创新资金需求。截至2022年6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承诺募集资金投入总额5,090.73亿元,已累计投入2,750.03亿元,整体投入进度超过五成,其中,上市两年以上的公司募集资金整体投入进度超过六成。募集资金主要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多个项目已陆续产生经济效益,同时,在研发创新、产业化发展、扩产升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天合光能年产3GW高效单晶切半组件项目等已顺利结项,实现收益1.62亿元。铁建重工的超级地下工程全断面智能掘进机关键技术研究及其装备的研发项目成功研制了世界最大直径(23m级)全断面竖井掘进机,国产最大直径(16m级)盾构机等一系列高性能装备。
科创板公司积极运用创新制度,为公司可持续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截至8月底,共有103家科创板公司发布110单再融资方案,合计拟募集约1,879.71亿元。大全能源融资110亿元用于年产10万吨高纯硅基材料等项目,通过现有业务产能扩建可以有效增强公司供给能力,巩固行业领先地位。科研人才是科创企业的第一资源,科创板更加市场化、更加灵活包容的股权激励制度,对科创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立足创新加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22年8月底,共有255家科创板公司实施了331单股权激励计划,板块覆盖率达56%,涉及员工超六万人。乐鑫科技、中微公司上市三年内已分别实施4期和2期股权激励,逐步形成常态化激励机制;澜起科技等10家公司激励对象占员工总数90%以上,基本实现全员持股。科创板创新性的询价转让机制有效避免二级市场冲击,缓解股份减持压力,实现风险资本与长期投资者的有序“接力”。截至8月底,共有22家科创板公司31批股东完成询价转让,总成交额达175.89亿元。中微公司、金山办公、石头科技等行业龙头的创投股东为股权的主要出让方,公募基金、保险公司等专业投资机构为股权的主要受让方。询价转让在减少对二级市场冲击的同时,有利于公司股票定价、估值趋于合理,也有利于股东结构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