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山研究设计院院长朱鸿彪则表示,险资投资自身属性决定险资必须安全、审慎、稳健,险资举牌降温最根本的原因是权益类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同时,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加强了监管。
此外,记者了解到,此前险资举牌对象多为地产股。但近两年,关于房地产公司“爆雷”的传闻持续挑动着市场的神经,而一些保险公司,尤其是头部保险公司,在投资房地产公司时可谓是“损失惨重”。
同时,险资举牌的另一重点对象银行股目前的估值也处于历史低位。
售前进行产品、人员分级,对炒停“划红线”售前进行产品、人员分级,对炒停“划红线”
今年以来,关于险资加仓权益类市场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但从政策导向来看,今年银保监会多次表态,表示将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例如,5月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将建立健全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机制,丰富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渠道,鼓励保险资管公司加大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发行力度,引导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
从资金面来看,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24.04万亿元;其中配置于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为2.97万亿元,占比为12.37%。2020年同期,该占比为13.25%,而根据监管要求,险资投资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最高可占到上季度末总资产的45%。也就是说,险资投资权益类资产“弹药”充足。
监管支持,“弹药”充足,今年下半年的险资举牌情况是否有望增加?陈雳预测,今年以来,随着市场的调整,保险举牌的情况会有所增多。因为在政策的加持下,一些好的公司必然会受到保险资金的青睐。朱鸿彪则认为,投资首先保证险资本金的安全,因此,险资必须选择高股息、长期稳健成长的投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