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操作策略上,中信证券建议,紧扣稳增长政策落地和消费量价回升两大主线,并坚定围绕“三个低位”进行蓝筹品种的跨年布局。
重点关注:第一、基本面预期仍处于低位的品种,重点关注前期受成本和供应链问题压制的中游制造,如汽车零部件、电力设备等,逐步增配估值回归合理区间的部分消费和医药行业,如白酒、食品、疫苗等。
第二、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的品种,关注地产信用风险预期缓释后的优质开发商和建材企业,以及经历中概股冲击后的港股互联网龙头。
第三、调整后股价处于相对低位的高景气品种,如国产化逻辑推动的半导体设备、专用芯片器件以及军工等。
另外,兴业证券提到,当前跨年行情并未结束,行情逻辑依旧成立,并在持续得到兑现、强化。因此,守住颠簸,以长打短,跨年行情未完待续。
投资建议来看,该机构进一步分析,短期,一方面把握国有房企、券商等低估值修复的阶段性机会,另一方面以长打短、逢低布局“小高新”。长期,聚焦科技创新的五大方向。1)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特高压等),2)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3)高端制造(智能数控机床、机器人、先进轨交装备等),4)生物医药(创新药、CXO、医疗器械和诊断设备等),5)军工(导弹设备、军工电子元器件、空间站、航天飞机等)。
此外,山西证券指出,2022年医药板块有望迎来较优行情,一是“国产替代”之下,医药装备及耗材有望迎来发展机遇期;二是,下游补库需求走强叠加政策利好频出有望带动中药板块持续躁动,建议关注“消费升级”逻辑之下具有较强议价能力的头部标的;三是,疫情“常态化”防控之下,新冠疫苗及检测相对特效药或具更强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