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统计,近期A股融券规模出现急速下降。10月20日,两市融券规模超过1636亿元;而到11月18日,这一数据回落至1352亿元。这意味着在过去一个月时间,融券规模暴跌了近284亿元,而与9月份的最高峰1738亿元相比,暴跌近386亿元。目前规模已经低于2021年年初的水平。两融专业人士表示,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打新收益下滑。由于打新都需要持有市值,因此,为了保证收益率稳定,打新基金就有了对冲需求。此前,就有许多打新资金进入这个市场。但由于打新收益下滑,现在都要“拆结构”,这导致了融券规模的快速下滑。
中信证券策略指出,进入四季度以来,经济开启了恢复期,政策处于等待期,存量投资者仍在犹豫期,市场主线进入酝酿期,随着经济恢复,政策信号明确,增量资金不断流入带动存量资金逐步加仓,蓝筹回归的市场主线会更加清晰。配置上,建议坚定围绕“三个低位”布局蓝筹主线,重点关注基本面预期处于低位的品种,估值仍处于低位的品种,以及调整后股价处于相对低位的高景气品种。
东亚前海策略指出,回顾历史,基本每年年初A股都有一轮躁动行情,复盘2016年以来的躁动行情,宏观经济的企稳,流动性预期改善以及市场风险情绪升温是催化躁动行情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信贷与财政政策加速推进,今年宏观流动性季节性宽松节奏将明显早于往年;从企业盈利来看,三季报后市场有望对主线板块中期盈利趋势形成新的一致预期。万得全A指数在9月29日达到本轮市场调整低点5574点后开始逐步回升,“冬季躁动”行情如期启动。随着近期“冬季躁动”行情的逐步展开,部分较乐观的投资者也开始憧憬未来的跨年行情。当然,无论是从历史数据还是当前宏观环境来看,“跨年行情”得到实现的难度都是不容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