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监管部门连续对保险公司拒保交强险的行为开出罚单。从车险供需两端看,需求端的部分消费者面临投保“跑断腿”等难题,甚至有的车主买到了伪保险,花了钱却没有保障;供应端的保险公司则对部分高风险业务“避而远之”,尤其在车险整体经营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避开高风险业务的诉求愈加强烈。
维护地球家园 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习近平主席深刻阐释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开启人类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4点主张,郑重宣布中国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务实举措,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指明了方向。
国际资管巨头齐聚上海 外资将继续加码中国
10月13日,第一财经和中国银行联合主办的2021上海全球资产管理高峰论坛召开。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在开幕致辞中表示,资产管理是连接金融和实体经济的重要桥梁,目前上海已经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在推进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发展方面,上海正进一步吸引机构集聚,探索改革创新、壮大金融市场,发挥上海综合营商环境优势、优化发展环境以及提升法治化水平。对于国际投资人而言,在经历了近期各行业的监管政策变化后,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并未下降。
保能源供应 四季度国内煤炭将增产5500万吨
国新办10月13日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今冬明春能源保障供应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在备受外界关注的煤炭供应方面,国家矿山安监局安全基础司司长孙庆国在吹风会上表示,国家矿山安监局已经审核976处煤矿,本着特殊时期特事特办、适当放开、严守底线的原则,逐矿进行安全条件审核。其中有153处煤矿符合安全保供条件,大约增加产能2.2亿吨/年,预计四季度可增加煤炭产量5500万吨,平均日增产达到60万吨,对缓解供需紧张、平抑煤炭价格具有积极作用。
央地加力部署攻坚全年稳外贸目标
在总体趋势向好、继续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的同时,我国外贸依然面临多重挑战,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经营压力不断加大。记者获悉,商务部、海关总署等部门以及地方政府都在积极部署,酝酿更多举措,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帮扶力度,增强外贸内生动力,攻坚全年稳外贸目标。
业绩排名战打响 逾50只基金年内收益超50%
10月已近半,随着四季度交易的开启,2021年基金业绩排名战也即将打响,以新能源、周期股为代表的主题基金以及部分能源类商品和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业绩表现突出,或成为竞争业绩冠军的“种子选手”。截至10月13日,市场共有55只(A/C类分开计算)基金产品的年内收益超过50%,能源化工领域的商品型基金以及油气类QDII表现比较突出。与此同时,由于今年以来A股市场分化,基金产品的业绩分化也较为明显,仍有四成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年内收益为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