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计算,上述4股合计募资额达70.27亿元,这也意味着上述4股全部上市后,科创板市场募资额将破4000亿元。
在上述4股中,募资额最少的海天瑞声上市最为波折,公司两度闯关才拿到了资本市场“入场券”。
上交所官网显示,最早在2019年4月,海天瑞声科创板IPO就获得受理,不过仅历时逾3个月,公司IPO就在当年7月终止。之后在2020年6月,海天瑞声重启IPO,并在当年11月上会获得通过,在今年7月13日注册生效。
据了解,海天瑞声主要从事训练数据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业务,提供用于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开发训练所需的专业数据集,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为4423.89万元,同比增长41.52%;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1634.17万元,同比增长19.69%;对应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约为1432.5万元,同比增长26.12%。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海天瑞声董事会办公室进行采访,不过电话未有人接听。
实际上,自科创板开市以来,二闯IPO的企业并不少,除了海天瑞声之外,市场上还有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绍兴兴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IPO终止后,重新启动科创板上市计划。
另外,根据安排,8月9日,科创板新股格科微也将启动申购,公司发行价格为14.38元/股,发行总数24989万股,募资额达35.93亿元,顶格申购需配市值34.5万元。普冉股份则紧随其后,公司将在8月10日启动申购。
纵观科创板市场的排队情况,处于已问询阶段的公司共有79家,终止撤回申请文件的有71家,已审核通过的有7家,证监会注册生效的则有国光电气、卓然股份等13家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