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长期来看,博时基金认为,A股市场未来的表现主要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即取决于疫情过后国内经济的复苏情况。
银华基金表示,从估值角度看,1月23日大跌后,主要指数的估值分位均回落至50%以下,整体处于较便宜的位置。如果未来指数在恐慌情绪的冲击下继续下探10%的话,沪深300估值分位会下降至26%左右,这将带来长期绝佳的买入机会,即三年维度看胜率高达90%以上的正回报可能。
广发基金宏观策略部分析,当前疫情或处于第二阶段,即投资者开始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市场短期存在回调压力。但相比2003年,本次疫情对市场的影响可能有限。一方面,当前的市场结构相比2003年有明显改善,当前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占比明显高于2003年,投资者变得更加理性。另一方面,新募集的公募基金有可能成为增量资金。
投资策略方面,基金公司认为,受此次疫情直接影响较大的服务类行业如餐饮、交运等虽然短期有压力,但随着未来经济活动恢复,长期收益空间广阔,科技股和新能源产业链中的优质公司仍值得重点关注。
招商基金认为,从板块配置上看,节前市场是科技股龙头的春季躁动,在最后一个交易日切换到疫情主导,但科技股和新能源产业链中的优质公司仍值得重点关注。节后医疗板块以及黄金等避险板块可能有短期的相对收益。而餐饮、旅游等行业即使短期受到较大影响,疫情过后的修复能力则较强。
博时基金股票投资部认为,不同行业在此次疫情中所受到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同时也要从中短期和长期不同的角度来看具体影响。具体来看,中短期科技,新能源,医药及偏稳定类行业由于直接受疫情的负面影响较小,未来将会更受到市场的集中关注;同时逆周期及促增长方向如基建、环保、5G、军工等行业未来仍然值得增加配置。消费方向内部也会有一定分化,如必需与可选的差异,同一细分行业中短期和长期角度也会有较大差异。当然受此次疫情直接影响较大的服务类行业如餐饮,交运等虽然短期会面临盈利上的一定压力,但在未来国内经济活动快速恢复下则中长期来看仍有较好的收益空间。
从行业配置角度而言,兴业基金认为,疫情高峰期,医药生物仍有望取得显著超额收益,景气度确定、前期表现强势的电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有可能出现调整,消费则将受到疫情压制;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新增病例下降等信号出现,市场情绪逐步缓解,风险偏好将迎来集中修复。受风险偏好提升影响更大的电子、计算机、传媒等行业及超跌的消费行业有望引领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