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中报业绩这么抢眼,那么现在入手银行股来得及吗?万联证券指出,从中期业绩看,银行整体经营稳健,资产质量仍向好。考虑到目前拨备仍处于高位,且银行板块整体估值不高,基本隐含了对经济前景、资产质量的悲观预期。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保持低位,银行板块的业绩确定性优势以及部分个股较高的股息率有助于板块估值的稳定,以及保持行业间的相对优势。
东方证券指出,当前国内经济仍有下行压力,随着LPR推进,企业端融资成本下行将是长期趋势,银行贷款端的定价能力将有所分化。建议关注资产端定价能力强,且负债端具有成本优势的银行。部分银行中报业绩表现亮眼,稳健盈利及经营改善仍将带来较好的确定性。借力政策东风,深耕区域、区域小微企业质量较好的城商行和农商行,资本补充力度有望加大,信贷扩张速度有望加快。
券商: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
近日,两市36家上市券商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情况集体亮相。新的座次表产生——中信证券营收217.91亿元、净利66.64亿元两项指标均排在首位,海通证券、国泰君安位列二、三。
业绩的中期盘点,也是发展战略的检验期。科创板开市、券业实行分类评级的今年上半年,行业围绕资本金竞逐愈演愈烈,在去年年报季里,经纪业务即已成为众家争夺焦点。彼时,券商在期盼着科创板开市带来投行收入进账。
半年过去了,年初的愿景,哪些券商实现了?记者梳理发现,较之去年的“得经纪业务者得天下”,资本市场回暖,券商自营业务的重要性凸显。今年上半年经纪业务整体情况方面,34家有可比数据的上市券商中,剔除今年上市的红塔证券,营收方面,除天风证券、第一创业之外,其余33家券商均实现收入同比增加;净利润方面,中信证券、招商证券等大券商出现净利同比下滑。
从净利润增幅来看,净利润增幅逾100%的有中信建投、东海证券、山西证券、长城证券、东兴证券、长江证券和华林证券。与同期数据相比,东方证券、兴业证券此次半年度营收挤入前十,成为中报季里的翘楚。
与此同时,净利润增幅为负的8家券商中出现了多家龙头券商的身影——中信证券(-0.06%)、招商证券(-2.45%)、华泰证券(-5.77%)、广发证券(-11.19%)、中国银河(-11.19%)。
山西证券表示,近期多家券商发布2019年中报,业绩增长符合预期。从分项业务来看,自营收益仍是营业收入贡献中最大的一部分。经纪业务竞争格局基本不变,券商多依靠投资顾问、代销金融产品、资产配置等能力的提高,来完成财富管理转型。资管业务受政策影响,压缩通道业务,资管规模和收入整体下降,部分券商主动管理规模略有上升。投行业务中券商业绩与去年差异很大,竞争愈加激烈,股权融资业务的集中度快速提升。因证券行业子业务划分逐渐细化,没有一家券商会在所有的细分领域保持优势,在相关子行业确定差异化优势不仅是中小券商的必由之路,也成为众多头部券商的必然选择。未来,券商分工将更加细化。在外围市场的剧烈波动下,A股越来越有更强的韧性,券商估值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配置价值较高,建议积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