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MSCI市值加权指数系列是自上而下构建的,因此自上而下,A股将分别纳入到MSCI全球指数、MSCI新兴市场指数、MSCI亚洲市场(除日本)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据国盛证券统计,截至今年2月11日,这四个指数的市值分别为43.5万亿美元、5.15万亿美元、4.5万亿美元、1.6万亿美元。
日前,MSCI亚太区指数产品负责人倪天赐曾向媒体表示,自2017年6月宣布将A股纳入MSCI指数以来,已有约460亿美元的海外资金通过互通互联机制流入A股市场。若A股纳入MSCI因子能从5%提升到20%,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考虑专注于投资中国市场的基金和策略。
那么,现在投资人所关心的是这究竟会给A股带来多少增量资金呢?据国信证券测算,在A股纳入MSCI因子由5%提升至20%后,A股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将提升至2.8%,为A股市场带来的增量资金约为490亿美元(约合3280亿元人民币)。此前兴业证券预计,由于MSCI提高A股市场权重比例,带来的增量资金规模约500亿美元(约合3350亿元人民币)。据国盛证券测算,将带来增量资金468亿美元(约合3135亿元人民币)。此外,2019年A股将正式被纳入富时罗素指数,并且在MSCI中的纳入因子已确定提升至20%,这两者的落地将带来4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增量外资。
如果以日、韩等海外市场的外资占比为参考,若外资持股比例达到10%,则将带来约4万亿元的增量资金。倘若外资持股比例能够达到15%,则增量资金规模将达到6.68万亿元。
此外,投资人还需要关注外资流入A股的节奏变化。
国盛证券策略团队近日发布观点指出,参考去年6月A股被首度纳入MSCI时的经验,大量资金会提前入场。据数据统计,去年4月、5月,沪深股通净买入规模曾创下一次阶段性高峰。今年1月、2月,沪深股通净买入规模分别为606.88亿元、603.92亿元,均为2014年11月沪港通正式开通以来的峰值。
国盛证券策略团队认为,此次MSCI市场咨询提议公布,是导致今年初部分资金提前入场配置的主要原因。按照去年MSCI纳入和上调比例的经验来看,在纳入或上调落地当月,外资流入节奏将会放缓,也即存在部分资金兑现离场的情况。
国盛证券策略团队判断,短期内,今年3~4月外资流速将有所放缓。不过,外资的持续流入是长逻辑、大趋势,这一点将不会改变。一方面A股国际化进程是大势所趋,外资配置A股比例尚低,国际资金仍在“水往低处流”;另一方面A股估值吸引力的提升能够抵消外围波动的冲击,长期还有数万亿元增量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