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联证券分析师缴文超认为,预计下半年上市险企“成绩单”将继续改善。随着各大保险公司加大市场投入和保障型业务销售力度,保费增速改善叠加结构优化,上市险企的新业务价值将明显提高。
重保障也要重性价比
关于未来发展,“保障”仍是保险公司经营策略的关键词。在2018年上半年经营形势分析会上,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杨明生表示,保险板块要加快发展高内含价值业务,确保长期保障型业务发展速度要远高于整体业务发展速度,不断提升长期保障型业务的占比。
从行业发展现实来看,保险公司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有亲民的保险产品。在业内人士看来,所谓亲民,即性价比,一定要将客户需求,转化成自身产品结构变化的动力,转化成倒逼公司管理改革的动力。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风险管控,让效率提升、成本下降,将“福利”让渡给消费者,这也是保险回归保障的一种体现。
随着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保险产品开发新政,各家保险公司围绕回归保障本源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比如突破疾病保障数量、轻症多次赔付,更重要的是在费率上有所突破,让更多普通家庭能买得起。
“当前新华保险的健康险产品比较丰富,结合高性价比附加险,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保障需求。”新华保险副总裁兼总精算师龚兴峰说,三季度将继续深耕健康保险领域,从重疾、住院、保费豁免等维度为消费者提供量身定制的保障规划。
“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加快回归保障本源,上市险企的这些积极变化契合了当前保险业突出主业、做精专业的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说,保险业的核心价值在于风险管理,保险公司应结合消费者在生老病死等方面的风险保障需求,着力改进精算定价,为其提供更多高性价比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