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金融业的派现力度最大,合计派现4341余亿元,占沪市分红总额的53.16%。从公司分布情况看,持续稳定高比例分红公司群体已形成,单年分红比例在50%以上的企业194家,30%以上的778家。其中,有370余家公司连续3年分红比例超过30%。诸如中国神华、福耀玻璃、上汽集团等公司已经成为沪市公司长期大比例分红的典范。同时,部分公司在监管推动下,出现了从常年不分红到开始实施分红的转变。例如,联美控股、东安动力、阳泉煤业等,通过现金分红现场说明会方式,响应投资者诉求,积极提出分红计划。
现金分红逐年稳步增加,回报股东力度不断增强。截至4月30日,深市76.86%的上市公司(1611家)推出现金分红预案,分红金额3199.85亿元,同比上升62.22%,股利支付率为44%。在深市盈利公司中,33.68%的公司(656家)股利支付率超过50%。2015年至2017年连续三年分红的公司有1162家。分红金额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制造业、房地产业及医药制造业,分别为373.56亿元、272.38亿元和252.29亿元。
短板和瓶颈仍存
201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对上市公司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了一定制约。
一是区域和行业发展不均衡问题依旧存在。在区域发展方面,东部地区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新兴企业占比,以及盈利能力等均显著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在行业发展方面,金融和地产依然是利润大户,农业类公司表现低迷。以深市为例,金融和地产行业营业总收入合计占全部公司的10.07%,但净利润占全部公司的21.7%。农业类公司表现低迷,受国内养殖结构变化、产品价格下滑以及个别企业存货风险的影响,2017年农业类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48.21%。
二是部分上市公司存在生产经营风险。2017年,415家沪市公司出现净利润下滑现象。其中,118家公司净利润下滑幅度在50%以上;74家公司出现亏损,占公司总数约5%。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公司主营不畅,甚至公司长期失去造血能力,沦为市场所诟病的“壳公司”,面临退市风险。统计显示,22家公司因连续两年亏损或其他原因触及退市指标,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1家公司因连续两年审计意见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将暂停上市。
同时,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规范运作风险。一些公司的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在从严监管形势下出现信用风险,利用不同方式损害公司利益,干扰公司经营,甚至直接出现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对于这些情况,需要继续从严监管,防范出现重大风险。
三是部分上市公司存在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和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2017年,40余家公司年度报告被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还有部分公司会计政策、估计和处理不规范,对财务报表结果产生不当影响。尤其是部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表明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甚至有个别公司未能如期披露年度报告,说明公司存在较为严重的经营管理和规范运作风险。
“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主线,应从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提升服务等三方面不断完善。”国开证券研究部副总经理杜征征建议,在推动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各类风险公司的监管,全面加强沪深交易所一线监管,防范和化解公司风险,强化上市公司财务现场核查的深度和广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在制度上,优化IPO发行上市条件,重点扶持新经济、新蓝筹企业上市,促进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快速发展,引导上市公司真正利用平台优势提质增效;在服务上,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支持公司利用并购重组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助力公司降低融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