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体措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精简审批。取消施工合同、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等事项,将消防、人防等设计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环境影响、节能等评价不再作为项目审批或核准条件,由政府统一组织区域评估。二是分类管理。简化社会投资的中小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对社会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可自主决定发包方式。三是压缩流程。推行联合勘验、测绘、审图等,规划、国土、市政公用等单位限时联合验收。实行“一张蓝图”明确项目建设条件、“一个系统”受理审批督办、“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
严跃进指出,过去很多审批是环环相扣的,向一个部门递交纸质材料后,需要一定时间等待审批通过及答复,部门越多,审批周期就越长。这种审批模式,与房地产行业的高周转需要是不匹配的。实际上,开发商的一些审批信息是可以共享的,消防、环保、国土等部门可以建设一个平台,进行信息共享,让企业少跑腿,促进项目审批更快推进。
对于“社会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可自主决定发包方式”,严跃进指出,这实际上给予了建设单位很大的自由,是房地产市场化运作的体现。将有助于项目免受其他方面干扰,便于寻找到更富有投资效率的供应商参与房屋建设与投资。这不仅有利于压缩企业成本,更有利于压缩项目工期,进行形成更优质的项目。从房地产微观角度而言,这将有力支持部分地区补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