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表示,从信息披露要求看,新三板对创新层企业的规范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实际上已在对标A股上市公司的标准进行治理。这对于公司治理方面不太规范的创新层企业而言,将增加更多的治理成本和保层难度。
满足企业差异化需求
自2016年推出分层管理办法以来,此次新三板将迎来第3次分层调整。去年1393家企业入围创新层,这些企业在盈利性、成长性和流动性指标方面居于领先水平。股转公司此前表示,挂牌公司分层是新三板市场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然结果,分层的主要目的是更好满足中小微企业差异化需求,合理分配监管资源,同时有效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收集成本。
从目前情况看,创新层企业在业绩表现和市场认可度方面示范效应明显。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11日,687家创新层公司披露了2017年业绩快报。其中,归母净利润为正的创新层企业达到618家;522家创新层企业营收实现正增长。
从营业收入指标看,中建信息、永安期货、超能国际、颖泰生物、孩子王、维泰股份、圣泉集团7家创新层企业年度营收超过50亿元,中建信息年度营收更是突破百亿,达到110亿元。从利润指标看,永安期货、维泰股份、成大生物、圣泉集团的归母净利润超过5亿元。其中,永安期货以接近9亿元的净利润规模拔得头筹。另有25家企业年度净利润超过1亿元。
定增募资方面,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在创新层1353家企业中,690家企业完成了定增募资,共计融资500.95亿元,占新三板总融资额的43.43%。而在基础层10277家企业中,1734家企业完成定增募资,共计融资652.54亿元,占新三板总交易额的56.57%。从融资率看,创新层中44.15%的企业获得了融资,平均融资额为0.73亿元;基础层仅有16.87%的企业获得融资,平均融资额为0.37亿元。创新层企业无论是从融资率还是单家企业的融资额,均远高于基础层企业。
“创新层的意义在于给了市场一个明确的区分,对于超过一万多家企业的新三板市场而言,存在一部分在公司治理和盈利能力优势明显的企业,而创新层恰好给了这些优质企业一个正面的标签。”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长朱为绎认为,虽然新三板当下仍存在流动性不足及政策红利滞后的情况,但创新层企业的标杆示范作用不容忽视。
周运南认为,对新三板挂牌企业而言,入选创新层最大的意义在于倒逼企业管理更加规范,推动业绩长期持续成长。同时,在未来创新层配套政策落地时,为能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做好准备。
政策红利有待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对创新层选拔的态度上出现一些差异。业内人士指出,创新层企业面临较多的规范和成本,尽管进入创新层时估值和企业形象均有提升,但制度红利仍落后于预期。
除了为企业带来更多知名度和“品牌溢价”外,企业入选创新层后能享受哪些政策红利?从目前情况看,给予创新层企业的政策倾斜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在交易制度方面给予了便利。在盘中的竞价交易中,创新层企业比基础层企业拥有更多的参与竞价交易的次数;在融资政策方面,创新层企业可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
付立春认为,在现有创新层分层基础上进行改革,仅有政策试点难以完全匹配创新层企业对资本市场服务的需求,未来在改革方面可以沿着两条主线进行:一方面,给创新层企业提供更多差异化、精细化的服务;另一方面,要吸引更多的增量资金和投资机构进入新三板创新层。这对创新层企业而言,具有更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