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机构观点 >> 正文
数十名商家退出京东商城 平台竞争激烈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7-10-30 9:04:43 点击数:
分享到:

京东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一向较为正面,物流迅速、销售的东西物美价廉,但近年因为促销而和商家发生纠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至于这些纠纷背后的原因,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哪个平台上也有商家进出的情形,但今年闹成这样,不排除是企业站队的原因。

京东公关部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商家面临二选一的问题,有些商家可能在天猫上销售不错,自然会选择退出京东。去年“双11”期间,很多家居建材品牌被平台要求站队,也曾一度引发平台锁定后台的冲突。

对于服装品牌退出京东的原因,据业内人士介绍,服装类商品讲究个性化,尤其是女性服装,天猫和淘宝作为平台,商家众多,同时消费者也众多,但京东以自营电器起家,服装品牌相对较少,因此,消费者也较少选择在这个平台上购买,因此这一品类上,京东并不具备优势。

今年3月,在京东家居家装战略发布会上,京东提出将在五年内成为线上线下第一的家居家装零售渠道。此后,天猫电器美家也发布战略重点布局家居建材品类。两大平台在家居建材领域的比拼正面展开。

有分析指出,目前,京东自营并不赚钱,尤其是家电、3C数码这些品类。京东商城主要靠第三方卖家营业额返点和平台使用年费赚钱。数据显示,2016年四季度,京东自营和第三方交易总金额分别为1150亿元和950亿元,第三方交易额占比达45.3%。2017年二季度,第三方交易额回落到41.8%。对此,京东希望第三方平台加大促销力度,以便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就不难理解了。

电商平台发展之道

在中国市场中,零售商与供货商之间的博弈已由来已久,格力电器曾与国美产生激烈的矛盾并对其断供,康师傅方便面也曾与家乐福产生矛盾断供。据媒体报道,有些商超进场费等各方面收费非常高,进场商家完全处于亏损状态,并且商超还不断增加各种费用,因此许多商品不得已只能选择退出。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电商渠道在销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商家与电商平台间的零供矛盾也日渐突出。

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张效羽告诉记者:“权利与义务对等,早年沃尔玛也曾发生过与供货商之间的矛盾,但消费者在沃尔玛买一个假货,责任由沃尔玛承担,不是由厂家承担,责任很清楚。京东如果像沃尔玛一样,也可以锁定库存、锁定价格,如果有因侵犯消费者权益问题而产生了责任,京东是否会承担问题?”

电子商务专家曹磊认为,平台上商家进进出出应该是平常的事,有些企业退出应该是引流不够,优势品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有些也确实因为平台强制关掉后台所致,不同的平台,管理和服务文化也不一样。

毕竟,在以“流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拥有流量优势的电商平台自然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但此次风波引起这样的反响确实少见。京东是否应该从维护品牌的角度考虑如何避免这一情况恶化?对此曹磊认为,京东需要合理处置好这一矛盾,否则会引起效仿,因此应该把精力放在对客户的吸引力和流量上来,导流给商家,精准匹配,并做好对接工作。一定要与商家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