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看,华夏新经济灵活配置(现任基金经理彭海伟,二季度末规模420.09亿元)在2016年二季度至2017年二季度,依次实现的季度利润为1.46亿元、18.54亿元、1.51亿元、11.03亿元、16.43亿元,合计实现利润48.98亿元,成为近5个季度盈利总额最大的偏股基金。记者注意到,该基金在这5个季度里仓位保持着高度的稳定,股票市值占基金净值比保持在72.5%-73.0%之间。“二季度,市值权重较大、业绩稳定的保险、家电、白酒行业保持强势,涨幅相对较大;估值相对较高的军工、行业趋势相对较差的农林牧渔等行业持续调整,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跌。报告期内,本基金总体仓位保持稳定,操作相对稳健。”彭海伟在季报中如是分析道。
除了华夏新经济灵活配置,嘉实新机遇混合发起式(现任基金经理王茜、谢泽林,二季度末规模439.36亿元)、招商丰庆混合A(现任基金经理姚爽,二季度末规模507.16亿元)近5个季度的合计盈利额也分别达到44.14亿元、30.44亿元,其中嘉实新机遇混合发起式在今年一季度、二季度分别盈利14.91亿元、14.84亿元,成为年内最能赚钱的偏股基金;易方达瑞惠灵活配置混合(现任基金经理肖林,二季度末规模528.08亿元)同期盈利总额为29.58亿元。
另一只“国家队”基金是南方消费活力灵活配置混合(现任基金经理史博、黄俊、蒋秋洁、吴剑毅,二季度末规模480.26亿元),不过,该基金在2016年二季度亏损4.28亿元,无法进入214只基金队列。但记者注意到,该基金在随后的4个季度里分别赚得8.04亿元、9.69亿元、13.99亿元、11.05亿元,该基金在大盘盘整的5个季度里同样斩获38.49亿元的利润。
由此算来,5只“国家队”基金“开挂”,近5个季度合计盈利191.63亿元,其中4只持续盈利的“国家队”基金为投资者赚得153.14亿元。
据《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观察,2015年7月份股市深跌期间,5只“国家队”基金就成立,每只基金规模均为400亿元。截止到二季度末,易方达瑞惠灵活配置混合、南方消费活力灵活配置混合、华夏新经济灵活配置、嘉实新机遇混合发起式、招商丰庆混合A成立以来的收益率分别达到了32.30%、21.90%、6.10%、8.60%、29.00%。尤其是易方达瑞惠,其收益率更是远远超过很多指数和行业涨幅。记者注意到,5只“国家队”基金今年二季度末所持股票行业,基本锁定银行、家电、消费、地产、医药等行业;从重仓个股看,基本是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普遍为大盘低估值蓝筹股。
统计数据还显示,214只偏股基金中,共有8只在5个季度里盈利超过10亿元,除上述4只“国家队”基金外,还有银华富裕主题混合(现任基金经理周可彦,二季度末规模47.63亿元)、汇丰晋信大盘股票A(现任基金经理丘栋荣,二季度末规模68.75亿元)、南方成份精选混合(现任基金经理黄春逢、张原,二季度末规模42.17亿元)、汇丰晋信双核策略混合A(现任基金经理丘栋荣,二季度末规模51.38亿元),盈利总额分别为13.50亿元、11.74亿元、10.25亿元、10.03亿元。此外,还有12只基金均为投资者盈利超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