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证券网编了解,昨日晚间消息,河南省62个县提高养老金标准,其中郑州市幅度最大,在每人每月120元的基础上增加18元,增至138元。此前,关于养老金的消息也层出不穷,有传闻称养老金将全面并轨,可从保险领取养老金,而且养老金有望上调等。那么,养老金改革具体怎么改呢?养老金上调方案是什么?
河南省62个县 提高养老金标准
记者18日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为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精准扶贫功能,河南省出台了一系列兜底措施,提高贫困地区社会保障水平。
在全国和河南省统一提高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有62个县(市、区)不同程度上调基础养老金政府补贴标准,其中郑州市幅度最大,在每人每月120元的基础上增加18元,增至138元。
此外,河南部分地市开始或计划增发高龄补贴。其中,郑州市在为70岁以上参保人员发放高龄生活补贴的基础上,从2016年起,将发放范围扩大到80岁以上的所有户籍老人(80周岁~89周岁、90周岁~99周岁、10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分别为100元、200元、300元),实现高龄补贴全覆盖。
河南省同时建立了社保兜底扶贫机制,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将扶贫对象由政府逐步纳入代缴最低养老保险费范围。2015年,河南省各级政府为全省1075万重度残疾人、贫困残疾人、烈士遗属、领证的独生子女父母等特殊群体全额或部分代缴保费9100万元,今年鼓励各地将代缴群体扩大至所有贫困人群。
目前,河南省约有430万贫困人口,其中涉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需兜底的贫困对象共403.2万人。
养老金将全面并轨 或可从保险领取养老金
每一次关于养老金的新闻都会引发人民的热议,这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谁人不会老呢!有报道称养老金将全面并轨,并轨的实质不是降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而是逐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养老金调整最新消息,在事业单位养老金与社会养老保险并轨之后,公务员养老金与社会保险并轨的相关事宜也将取得进展。《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全国多个省份已经开始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数据信息采集。
这将是公务员全面向社会养老保险并轨的技术准备,在实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数据信息采集的同时,同步还将实现养老金的省级统筹。总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还在向更深层次推进。开展信息采集的,既包括内地省份,也包括沿海省份、直辖市等。而多个省份已经下发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的相关文件。这项事关上千万公务员养老和切身利益的改革,正在艰难推进。
“我们近期参加了养老金并轨的培训,主要是完善当前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数据,为下一步全市联网、统筹做准备。”北京市一位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数据主要包括更新个人资料,比如户口、地址、婚否等基础信息,然后将这些资料并入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数据库,最后实现全市联网。”该人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不仅是北京,贵州、内蒙古、云南、江西、四川、甘肃、青海、湖南等省份都在近期开展了数据采集工作,同时也都印发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数据采集实施方案的通知。
此外,甘肃省举办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数据采集调度培训班”,并指出“重点把参保人员范围、工资供给渠道、各类津补贴构成、特殊人群等各类基础情况搞清楚,弄明白”。江苏省发布了《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该文件中提出,“由省级集中管理数据资源”。
前述北京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也表示,数据联网之后,北京市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将进行统一管理和同步运作。按照目前江苏省的规划,“逐步实现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
此外,该文件明确指出了下一步的发展路径,即“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别管理使用,并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保值增值。基金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和审计机关按照各自职责,对基金收支、管理情况实施监督。”